要活就要動!
《人體自癒療法》教您啟動身體潛藏的偉大力量!
《人體自癒療法》教您啟動身體潛藏的偉大力量!
人體本身就具有治癒自體的能力,所謂的「人體自癒療法」,其實是在幫助身體提升自癒力。透過導引全身氣血循環,促進原本滯緩不前的血氣得以恢復生機,使身體回復到正常的運作。
秉持著一份善心,黃木村老師以主張運用人體自癒力量,審視自己的健康狀況,並提倡「自己照顧身體一天,身體就會照顧你七天」的說法。的確,就如同佛法云「因緣果」。疾病的發生當然也是日積月累所造成的「因果」。
歐陽老師提醒您:
運動計畫應依個人體能狀況與需要,逐步增加運動量,配合天氣及各項外部條件加以調整、擬定。絕不可突然增加運動量,不僅會因為疲累而使體力過度損耗,對身體更是沒有益處。可參考教育部提倡之「運動333法則」規劃個人運動內容。
疏導重於防堵,平靜和諧才能獲得正面的改變
相較於西方醫學,人體自癒療法主要是以疏導而非圍堵的方式,讓因為氣血不順所引起的各種疾病得以改善。唯在心態上,必須保持平靜、和諧。才能以輕鬆的動作,不疾不徐的律動,讓身體在運動中獲得正面的改變。
現代人生活忙亂,講到運動,每個人最常搬出來的理由就是「時間不夠」。其實只要方法對了,連呼吸都可以變成運動。養生貴在實踐,就如同天理循環一樣,只要觀念跟作法正確,養生的基本功夫,就在吐納之間。
古有「抱朴子」一書記曰::「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行氣,其益神速。若不能得藥,但行氣而盡其理,亦得延年。」可見古人早已發現,吐納行氣對養生多有助益。
書中教導了許多關於呼吸的方法,許多人以為呼吸不過是口鼻之間的事,殊不知,人有九竅,各有專司,如果能運用正確的方法,常運動到這些部位,健康當然常在。在這裡,除了書中所提供的之外,以下再為讀者們介紹「腹式呼吸」一法:
腹部呼吸的好處
- 使肺臟完全發揮作用,供應全身充足的氧氣。
- 促進新陳代謝,將體內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出體外。
- 反覆的呼吸動作,能達到溫柔的按摩作用,並使胸部、腹部、橫隔膜等器官適當運動,強化肺部組織。
- 增加身體活力與耐力,在反覆的深度呼吸中,使心靈慢慢沉穩,思緒得以更加清晰敏銳。
練習腹部呼吸的方式:
- 選擇一個可以仰躺的地方,使上半身可以完全平躺,小腿保持彎曲。
- 放一本書在腹部,另一本書放在胸膛。
- 用手扶著書,感受空氣進入身體的律動。
- 用鼻子緩緩的吸氣,吸氣的時間約7-10秒。
- 將吸入的空氣引導至腹部,這時可以感到腹部似乎充滿了空氣般的鼓起。
- 吸氣後屏住氣息1-2秒,讓氧氣停留在身體內久一點。
- 用嘴巴緩緩的吐氣,吐氣的時間約7-10秒。
- 呼吸之間,可以從書本的位置上,感受到腹部與胸部同步的起浮。
(腹部呼吸示意圖)
簡單的小動作,釋放身體長期的壓力
除了呼吸之外,《人體自癒療法》一書還提供了手部、腳部、臉部、肩頸、腹部等部位的運動方式。這些簡單,甚至看似與病痛毫無關連的運動,在在都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提振新陳代謝,並且釋放身體累積已久的緊張與壓力。
當然,這些效用都是因為在運動的過程中,適當的按摩剌激了人體穴道所致,例如,在考試前常有學生因緊張而感到胃痛,可以運用書中所提供的方法運動手部肌肉,牽動、按摩手指與胃部相連的神經穴位,配合呼吸放鬆身心,胃痛自然得以舒緩。
但進行任何一項運動的前、中、後都應注意安全,雖然《人體自癒療法》一書中,所記載的運動方式看來簡單,但場地是否安全?運動量是否過於勉強?都是要多加留心的地方。至於書中所提之「好轉反應」,可依其所偍供的方法減緩不適感。
歐陽老師提醒您,運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 進行運動時,應依照自身年齡、體力及狀況,選擇自己喜愛且適合的運動項目。
- 持之以恆的運動才能看到最佳的效果,每週進行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30分鐘,讓身體呈現微微出汗的狀況,便可達到理想的鍛練效果。
- 千萬不可勉強自己進行過度運動,否則容易引起身體創傷,了解自己體能,進行適量且經常性的運動對身體才最有益。
- 運動前應進行約5-10分鐘的暖身運動,減低受傷的機會。
- 運動後應作些緩和運動,使身體慢慢回到平靜的狀態。
- 若感到疲倦、身體不適或疼痛時,例如:頭暈、氣喘、昏沉等情形,應暫時休息,不可勉強,需要時應及早求診。
- 運動時,應注意身上穿著,以舒適和厚薄適中的衣物為主。
- 注意氣候變化,適時補充水份,並穿著輕便、保暖及易增減的運動服。
- 注意運動埸所的安全,避免因濕滑、光線不足,而導致意外發生。
- 進行戶外活動時,應注意環境及當日天氣情況。
真實的故事,見證了人體偉大的力量
黃木村老師推廣《人體自癒療法》已有相當長久的經驗,在這些年裡幫助了許多人。《人體自癒療法》裡頭,有不少受到黃老師幫助的病患,紛紛投書,將他們身體狀況改善的過程寫了出來。一段段真實的故事,見證了勇氣,也證實了身體的確蘊含著對抗病魔的力量。
最後,提醒大家,正確且健康的生活作息,絕對有益於追求長壽且豐富的人生。運動與飲食,是人類不可忽視的生活重點。因此,除了正確的運動之外,飲食也是相當的重要。
建議您:有任何病痛或身體上的傷害發生時,皆應先行尋求醫師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