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風呼呼地吹,天氣越來越冷,醫院裡的「心臟內科」、「皮膚科」和「耳鼻喉科」病號明顯多了起來,因為氣溫驟降,「心血管疾病」很容易被引發,「冬季癢」悄悄跟著來,感冒病毒也開始肆虐…二十四節氣一到了立冬,養生專家們紛紛呼籲,要歛陰護陽、養陰潤燥、活血通陰、養精蓄銳…藉著適當的進補與調養,抵禦冬日的嚴寒,並為來春的生機勃發做好準備。今年的立冬是11月7日,您進補了嗎?
立冬的進補,再補也只是一天而已,重點在於之後的冬日養生。
冬日養生,需同時兼顧生活作息與飲食調養。
生活作息:
入冬之後,應早睡晚起,確保睡眠充足;這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至於運動方面,靜態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特別合適這個季節。運動時選擇向陽的場地效果更好。在精神調養上則要力求其靜,抑制情志活動,保持情緒安寧,含而不露,才能潛藏體內陽氣。
※「情志」在陰陽五行中是指對應「肝」、「心」、「脾」、「肺」、「腎」五臟的「怒」、「喜」、「憂思」、「悲」、「驚恐」五種情緒。
飲食調養
1.少吃生冷: | 適量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如核桃、腰果、杏仁、板栗、芝麻等。 |
2.多吃薯類: | 如番薯、馬鈴薯等。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A、B群、C等營養成分。 |
3.多吃蔬菜: | 冬天的時令蔬菜如大白菜、高麗菜、白蘿蔔、油菜、大蒜等,營養價值特別高。 |
4.多吃芽菜: | 如黃豆芽、綠豆芽等,寒冷的冬日綠豆芽宜清炒或汆燙食用。原本不宜生食的黃豆芽煮高湯最好。 |
5.多吃豆製品: | 豆漿、豆腐等豆製品,容易消化,既能補鈣又有助於清內熱。 |
6.多吃黑色食物: | 如香菇、黑木耳、黑米(紫米)、黑豆等。陰陽五行學說的木、火、土、金、水,依序對應的是春、夏、長夏、秋和冬;五行的「水」,時令是冬,方位是「北」,氣候是「寒」,五味是「鹹」,發展過程是「藏」,五色是「黑」,所以在冬天吃黑色食物,對五臟六腑的「腎」與「膀胱」特別有補益作用。 |
7.善用中藥材: | 黃耆、枸杞、紅棗、人參、當歸、何首烏、紅棗、蓮子、百合、淮山、甘草等常見中藥材,可煮成養生湯飲用。 |
對症食譜:
◆降血壓 香菇海帶水 魚腥草薄荷茶 洋蔥皮湯 |
◆冬季癢 紫菜冬瓜海帶湯 雷公根解毒汁 左手香柳橙汁 |
◆感冒 黑豆薑湯 止咳蓮藕羹 川貝蒸梨 |
附錄:
二十四節氣:
春季: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夏季: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