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認識:
溫度下降時人體的代謝速率減慢,造成末梢血管收縮,使得末梢手指尖、腳尖等部位的血液循環不暢。另外,可能造成手腳冰冷的疾病如下: 1、甲狀腺功能低下疾病:身體基礎代謝率下降,產熱不足。 2、心血管疾病:心臟功能減弱、低血壓者。 3、雷諾氏症:血管過度收縮導致血液循環不佳,手指或腳趾冰冷、麻木、刺痛,膚色由白變紫,最後轉紅,遇冷更會加重,嚴重時指尖潰瘍、壞死,多見於年輕女性。 4、血管硬化或阻塞:常發生於年長者、糖尿病患者,抽菸會使情況更糟。 5、交感神經亢進:常發生於壓力大、個性急躁。 |
疾病營養:
手腳會發生冰冷的現象,在中醫師的講法主要是陰陽不調、氣血循環不良所造成,其中虛寒體質的人一到冬天臉色容易發白、怕冷,新陳代謝低下、心臟無法將血液送至末梢,所以容易造成手腳冰冷。另外,貧血的人因紅血球無法攜帶足夠的氧氣至組織細胞,血液循環變差,細胞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和養份,因此也容易有手腳冰冷的現象。在營養補充上,可針對貧血的問題加以改善,確保蛋白質、鐵質、維生素B2、B6、B12、葉酸等營養素的充足,並可增加維生素E和菸鹼酸的攝取,來輔助改善手腳冰冷的問題。 |
飲食原則:
1、均衡飲食,避免蛋白質攝取不足。 2、維生素E缺乏時紅血球細胞容易破裂而造成溶血性貧血,攝取足夠的維生素E有益於末梢血管的擴張;飲食中可自葵花油、玉米油、小麥胚芽、松子、麥片等食物中獲取。 3、足夠的菸鹼酸可改善皮膚炎、擴張末梢血管,有助於手腳冰冷的預防。飲食中可自啤酒酵母、綠花椰菜、胡蘿蔔、優酪乳、蛋、小麥胚芽等食物中獲取。 4、平時可適量攝取肉桂、薑、桂圓等食物來促進血液循環。 5、辣椒、咖哩、大蒜、胡椒、芥末、青蔥等香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建議可於烹調中加入使用來減少手腳冰冷的情形。 6、不吃生冷的食物或清涼飲料。 7、中藥材中的人參、黃耆、桂枝、豆蔻等具有預防手腳冰冷的作用,建議可適量烹調或煮水飲用。 8、避免不當的減肥或偏食,攝食可產熱並幫助體脂肪的合成,以利維持體溫。 |
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
1、每天做走甩手30分鐘,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 2、做好保暖工作。冬天時外套、圍巾、口罩、毛帽、手套、衛生衣、襪子等都是必備的物品。 3、勿穿著過緊的衣物,避免阻礙血液循環。 4、泡澡可改善手腳冰冷,亦可在泡澡過程中加入精油以改善血液循環。 5、按摩可緩解手腳冰冷的症狀,建議每天可按摩紓壓、改善血液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