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認識:
癌症的成因有70-90%與環境因素有關,食物的攝取與身體中每個細胞的營養、生長、病變皆有密切關係,特別是基因控制的失調,一般外來可使基因受損的物質不勝枚舉,如放射線、化學物質、細菌、病毒、食物、污染的空氣、水及工作環境,皆充滿了致癌的危險因子,經過10年、20年、30年漫長時間而演變為癌。 台灣隨著醫療水準提高,平均壽命相對延長,然而由於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西化,近30年來顯示國人罹癌種類已自本土性的肝癌、鼻咽癌、胃癌、子宮頸癌,增加了在全球亦為高罹患率的肺癌、大腸癌、乳癌、攝護腺癌等。其實,許多研究證實,飲食與癌症是息息相關的,如攝取過多的脂肪,以及肥胖的女性,都很容易增加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及膀胱癌等罹患機率。 |
疾病營養:
攝取均衡的營養,是防治癌症最基本對策。癌細胞的營養消耗,要比正常細胞快,吃得好,能幫助維特體力,預防身體敗壞,重建正常組織。癌症因腫瘤的緣故,不管是否治療,多少會有食慾不振、身體疲倦、虛弱、體重減輕、心情憂鬱,而致營養失調。要預防患者體重減輕,以增強身體抵抗力,減少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使其感覺舒適,體力充沛,除了配合癌症治療,也要謹防營養匱乏。 |
飲食原則:
1.避免發霉、醃漬、燒烤的食物。 2.均衡飲食以攝取足量的各類營養素。 3.多攝取全穀類、堅果類,這些食物除了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份外,亦含有豐富的纖維,有助於清除 體內的有毒物質。 4.降低油脂的攝取,油脂的來源應以天然的植物性油脂、堅果類為主。 5.避免加工類食品以減少色素、甜味劑、防腐劑等的攝入。 6.以有機、無污染的天然食材作為食物來源,增加十字花科類的高麗菜、花椰菜、包心菜、蘿蔔等,因 為十字花科植物含有(indoles) 吲哚類植化物,可有效減少癌症的發生機率;硫代配醣體可活化肝臟解 毒酵素,抑制自由基。 7.可多使用大蒜、洋蔥、蔥等作為烹調的食材,因為含硫化合物,能穩定自由基,幫助細胞修復,預防 血栓形成,減少癌細胞增生。 8.補充β-胡蘿蔔素含量高的胡蘿蔔、南瓜等。 9.增加菇菌類的攝取以提高多醣體、三帖類的補充,達到抗癌的功效,如靈芝、巴西磨菇等。 10.補充多酚類食物。 11.多攝取藻類食物,可預防因輻射治療所造成的傷害。 12.綠茶可做為日常飲料,但需根據腎功能,控制水分的攝入。 |
生活習慣調整:
1.細嚼慢嚥、定食定量、不暴飲暴食。 2.戒菸、戒酒。 3.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勞累,減少壓力、適當紓壓。 4.避免接觸環境中的致癌因子,如:農藥、化肥、重金屬、塑化類原料。 5.養成運動的習慣。 6.遠離化學染劑、油漆、印刷顏料、有機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