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認識:
當體內血糖值降得太低(低於50mg/dl以下時),無法供應身體細胞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時,身體所產生的不適生理症狀。 葡萄糖是腦部最重要的能量來源,由於腦部不會製造也無法儲存葡萄糖,必須依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斷地供應。當血糖過低時,腦部活動受的影響最大,輕則反應遲鈍,重則昏迷甚至腦細胞壞死。 |
疾病營養:
低血糖症狀的發生有愈來愈多的案例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如攝取大量的單糖類食物、糖、酒精、咖啡因、碳酸飲料、以及複合性醣類不足等,另外,過大的壓力也是造成低血糖症狀的原因。由於胰島素的過度作用,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快速進入細胞中,再加上代謝機制變慢,升糖的荷爾蒙無法立即發揮作用,導致血糖下降造成低血糖。有時候過度的禁食也是造成低血糖的原因。 |
飲食原則:
1.有低血糖症狀發生時,可立即給予單糖類食物(如黑糖、蜂蜜、果汁)緩解低血糖症狀(如:發抖、盜汗、心跳加速)。 2.啤酒酵母的補充有助於血糖的穩定。 3.攝取維生素B6含量高的食物,因為維生素B6是體內肝糖轉變為葡萄糖所需的營養素,有維生素B6的存在,肝糖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 可加速肝糖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上升。維生素B6含量高的食物有:啤酒酵母、葵瓜子、核桃、胚芽米、紅蘿蔔等食物 4.避免酒精、罐裝飲料、精製加工食物、飽和脂肪、人工色素、防腐劑等。 5.避免高油脂或油炸類食物。 |
生活習慣調整:
1.適當的運動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 2.長期熬夜、工作壓力會使得荷爾蒙分泌不平衡,影響血糖恆定,應盡量避免。 3.有服用降血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飲食、運動、藥物間的作用,避免誤餐或過度運動造成的低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