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認識:
糖尿病是由於身體胰島素分泌減少,引起糖、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的代謝紊亂,導致血糖增高和排泄糖尿的一種慢性病。主要臨床表現是三多一少,即「多喝、多食、多尿」及「體重減少」。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現化膿性感染,肺結核、動脈硬化,以及神經、腎、眼部病變等併發症,嚴重時會導致酸中毒,以至於洗腎。 |
疾病營養:
血糖偏高是代謝症候群的一個因子,當空腹血糖濃度在100至126㎎/dl間時,雖尚未符合糖尿病的標準,但已代表身體在代謝醣類的功能上已受到某種程度的影響。會造成血糖偏高最主要的原因與現代人的飲食、生活型態的改變造成胰島素阻抗,細胞表面胰島素接受器的敏感性下降,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內被利用,導致血糖居高不下。 |
飲食原則:
1、避免動物性油脂並減少總油脂量的攝取,因為高油脂飲食會增加胰島素阻抗情形。 2、增加纖維的攝取,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建議以全穀類食物為主食,如以糙米飯或五穀米飯取代白米飯、以全麥麵條或全麥麵包取代白麵條或白麵包。 3、補充含鉻的啤酒酵母,鉻是葡萄糖耐受因子,可幫助血糖的穩定。 4、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苦瓜可活化PPARs(過氧化體增殖劑活化受器),對抗代謝症候群,調節胰島素敏感性。 5、飲食中增加藻類的攝取可幫助血糖的穩定。 6、想吃甜食時可運用甜菊烹調,以減少單醣類的使用。 7、適量的維生素C可避免高血糖所造成的糖化作用,但過量會使胰島素不活化,食用補充劑時建議以天然食物來源為宜。 |
生活習慣調整:
1、肥胖者應減重並維持理想體重,因減重可減少血中胰島素值及降低胰島素阻抗。 2、適量的運動,因缺乏運動是胰島素阻抗及第二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子。 3、戒菸。有研究顯示抽菸者比較會發生胰島素阻抗、高胰島素血症及血脂異常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