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認識:
水腫是指血液中水分與鈉外漏至血管外,並過量積存於細胞間質(位於血管與臟器外側的組織)的症狀。 從心臟送至動脈的血液,會在末梢的微血管供給細胞氧氣與營養素,同時將廢棄物質運出,經由靜脈與淋巴管,再回到心臟。 在正常情況下,由於各種調節功能的運作,細胞間質中的水分會保持一定的 量,但如果因為充血性心臟衰竭、急性心包膜炎等心臟疾病,腎絲球腎炎、 腎病變症候群等腎臟疾病,肝硬化等肝臟疾病,甲狀腺等內分泌異常,以及 藥物副作用等因素,使得血液循環出現異常,就會使水分外漏至血管外,造 成水腫。 由於受到重力的影響,腳部距離心臟較遠,血液循環較差,因此也是特別容易發生水腫的部位。 |
疾病營養:
腎臟疾病、懷孕的婦女、心臟疾病、肝硬化、糖尿病的血管病變、長期保持不變的姿勢以致未梢血液迴流受阻,另發炎、藥物等因素也都會造成水腫。在營養上是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肝臟無法合成白蛋白,水分容易滯留,造成水腫的發生。飲食中的鈉攝取過多時,亦容易導致水腫。若要防止水腫,應從病因著手,才可獲得有效改善。 |
飲食原則:
|
生活習慣調整:
1、睡前不要攝取過多的水分。 2、若水腫的部位是發生在腳部,可把腿抬高或穿著彈性絲襪。 3、不要久站以避免因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所造成的水腫。 4、多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5、適當泡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