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認識:
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或飛蛇,身體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出現帶狀蔓延的小水泡疹子,最常發生在軀幹部位,並伴有劇烈疼痛。 帶狀疱疹其實就是兒童時期感染的水痘疱疹病毒復發。當免疫力降低時,這些潛伏在神經節的病毒會被活化,復發的病毒便沿著當初窩藏處神經節所支配的神經而發出,不但使這條神經發炎受傷,也讓這條神經所支配的皮膚紅腫起水泡,導致帶狀?疹的產生。因為體內神經有一定的走向,神經所支配的皮膚也有一定的長條形分佈,所以帶狀疱疹會長得像一條蛇。根據統計,糖尿病人、惡性腫瘤,尤其是淋巴腫瘤病人的發生率比一般人高。 |
疾病營養:
由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帶狀疱疹,一旦感染後會引起水疸並長年潛伏在脊髓和神經節中,等免疫功能受創時會再度被活化,甚至擴散到神經末梢,使神經末梢釋出神經衝動至大腦而產生痛、癢、熱的訊息。壓力、癌症、使用抗癌藥物、脊髓受傷、免疫功能受損等,都會增加感染帶狀疱疹的機率。多數的帶狀疱疹在數週內會消失,有些人在水泡消失後會產生「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持續數個月至數年。營養上建議均衡飲食並注意免疫力的提升,避免病毒有機可趁。 |
飲食原則:
|
生活習慣調整:
1、避免壓力、適當紓壓、保持愉快心情。 2、每日讓患部曬15分鐘陽光。 3、不要用手觸摸患部或抓癢。 4、規律的生活作息、適度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