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認識:
青春痘也稱為痤瘡,因為大多數的患者是年齡介於12~25歲的青年男女而得名。青春痘是皮膚科門診常見的疾病,常發生於臉部、前胸、背部等皮脂腺分佈多的地區。其形成主要因素為:皮脂分泌過剩、皮脂分泌腺導管阻塞、細菌作用及內分泌因素,引起發炎反應。其臨床表現變化很多,有白頭粉刺、黑頭粉刺、丘疹、膿皰、囊腫等。 |
疾病營養:
一般而言,青春痘的發生是因為青春期的大量雄性激素刺激皮質分泌阻塞毛孔所致,而許多婦女在月經來前也會長出痘痘,這主要是因為排卵後黃體激素分泌所造成;口服避孕藥中的大量黃體素亦會刺激青春痘、粉刺的發生。然而飲食中營養素的缺乏(如維生素B6)、高飽和脂肪、氫化油脂、動物性製品等,亦是引發青春痘的因素。 |
飲食原則:
|
生活習慣調整:
1、注意臉部清潔,可適量使用茶樹精油、薰衣草精油的臉部保養品來改善長痘痘的皮膚。 2、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3、養成固定的排便習慣。定期斷食可幫助體內毒素排出、改善皮膚狀況。 4、避免壓力、適度運動。 5、做好防曬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