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認識:
懷孕開始,腦下垂體會產生泌乳素,促使乳腺內的乳泡增生,製造母乳。在六至七個月時,乳汁開始分泌,初乳約產後第二天開始排出,會持續五天左右。促進母乳分泌有三要素: 1、乳汁分泌的多寡與寶寶刺激的次數有關,例如:寶寶吸得越多,乳汁也會分泌越多。 2、媽媽本身的體質與營養、健康等狀況。 3、充足休息、保持愉快心情。 |
疾病營養:
母乳含有免疫球蛋白,可以幫助寶寶腸胃細胞的成熟,增強免疫力。此外,還可以減少過敏發生。有些媽媽半途放棄哺餵母乳,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奶水不足,但多數的媽媽絕對有足夠的奶水哺餵寶寶。除了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喝足夠的水分、經常按摩刺激乳房、正確餵奶的方式、保持心情愉快及正常作息,都可幫助媽媽分泌乳汁。 |
飲食原則:
1、採均衡的飲食,多喝高蛋白湯類,如:魚湯、豬腳燉花生、海鮮湯、雞湯、牛奶等。 2、忌食韭菜、人蔘、麥芽等退奶食物。 3、增加營養水分攝取,如:魚湯、牛奶、好水等。 4、少食用刺激性食物。 5、少量多餐,宜食清淡、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6、控制食鹽量,過鹹食品會有回乳作用。 |
生活習慣調整:
1、產後儘早開始哺餵母奶。 2、每日做好乳房護理、按摩,並拭除乳頭上的乳痂。 3、每日至少哺餵母乳8至12次,約2-3小時哺餵母乳一次。 4、哺餵母乳時儘量放鬆自己,保持愉快心情,促進噴乳反射。 5、有充足的休息。 6、寶寶沒辦法吸吮時,仍需每2-3小時排出乳汁,尤其脹奶時,更要排出乳汁。 7、不添加牛奶或開水。 8、鼓勵夜間哺餵母乳,因夜間泌乳激素分泌較多,可以幫助維持奶水的供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