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人都知道,度過更年期、年紀大的婦女需要額外補充鈣質與維他命D,才能免於骨質疏鬆與骨折的風險,現在,新的研究指出,運動量較大的年輕女性,也不能缺乏這兩種營養素,否則梢一不慎,就容易引起壓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
紐約專精於運動醫學的整形外科醫師Sabrina Strickland表示,壓力性骨折,最常見於運動時,當強度、速度增加得太快時,因肌肉無法適當地緩衝,而將衝擊轉嫁於骨頭,久而久之,骨頭裡會出現小小的裂縫,當裂縫增多、增大到一定的程度,骨折就發生了。半數以上的壓力性骨折都發生在小腿部分。
有關年輕女性容易罹患的壓力性骨折,美國海軍進行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招募了五千兩百多名年齡介於17~35歲的女性,施予八週的基礎訓練,再將她們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每天攝取2,000毫克的鈣質和800國際單位的維他命D,另一組則只服用安慰劑。研究結束時,共有300名女性出現壓力性骨折,其中170人服用安慰劑,顯示未攝取鈣質與維他命D者,其壓力性骨折的風險增加了25%以上。
這項研究結果,剛剛於11月上旬發表於最近一次的骨折研究協會(Orthopaedic Research Society)會議中。Sabrina醫師一向建議她的病人每天要攝取1200~1500毫克的檸檬酸鈣(calcium citrate)及800國際單位的維他命D3,以避免壓力性骨折的發生。
註:維他命D有D2、D3兩種:D2存在於黴菌酵母菌體內的維他命原固醇—麥角醇,經紫外線照射後會轉成麥角鈣醇ergocalciferol,即D2;皮膚裡的去羥膽固醇7-dehydrocholesferol經暴露於紫外線,可生成cholecalciferol,即維他命D3。D3吸收較快速完全,且更能促進血鈣恢復常態效力。D3可幫助身體吸收鈣質。
Sabrina 醫師也呼籲,為了降低壓力性骨折的發生率,最好避免持續做單一運動,如果能夠讓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動交叉進行,對於肌肉和韌帶的強化會很有幫助。紐約Mount Sinai醫學院整形外科教授Elton Strauss也強調,壓力性骨折常見於長期從事一種運動的人,所以不同運動的交叉進行的確非常有必要,而睡眠同樣很重要。此外,對於大量運動的人,每餐的蛋白質攝取量,要增加12~15克,才能幫助肌肉和骨骼正常代謝。
如果外出運動擔心陽光會曬傷皮膚而塗抹防曬膏的人,維他命D的需要量就必須提高一些。適度曬太陽,人體會自行合成維他命D,不夠時可攝取錠劑來補充。至於鈣質,食物來源包括乳製品、豆製品、綠葉蔬菜、堅果、種子、深海魚…等;同樣的,不夠時可另外服用鈣片。

市售加工食物總是充滿健康陷阱,最新研究指出,凡是標明「高能量密度食物/highly energy-dense food」,都含有極高的熱量,會增加食用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達60%之多。
什麼是「高能量密度食物」?營養學上的定義,是指每100公克食物,含有高於225-275仟卡熱量的食物。飲食的平均能量密度,每100公克應低於125仟卡。市售高能量密度食物到處可見,包括精緻加工的餅乾、果乾、肉製品、碳酸飲料及各種零食。高能量密度食物由於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了大量的脂肪或糖,食用之後血糖會飆高、體重會失控,特別容易引發糖尿病。
發表於2008年11月份《糖尿病照護期刊》的這項新發現,是由英國劍橋「新陳代謝科學研究所」的資深臨床研究科學家Nita Forouhi所率研究團隊所提出。這項研究先把體重、總卡路里攝取量、脂肪攝取量、生活因素及基因等一般糖尿病成因排除在外,發現只要經常食用高密度飲食,就足以引發糖尿病。
Nita Forouhi的研究團隊以21,919名年齡介於40~79歲的成人為觀察對象,這些人在研究剛開始時,原本都沒有罹患糖尿病、癌症或心血管疾病。在長達12年的研究期間,參加者只要一被診斷出糖尿病,研究人員就詳細追蹤其飲食內容。
研究進行中,攝取高能量密度食物的那一組,他們每天平均攝取2,592卡熱量(36.6%來自脂肪),他們的食物包括較多的肉食、加工肉品、碳酸飲料,以及較少的新鮮蔬菜、水果、水及零熱量飲料。吃低能量密度食物的那一組,則每天平均只攝取1,539卡熱量(其中29%來自脂肪),他們的食物剛好相反,包括較多的新鮮蔬菜、水果、水、零熱量飲料,而肉食、加工肉品和碳酸飲料則攝取得很少。
兩相比較之下,高能量密度飲食的那一組,他們糖尿病的罹患率,足足比低能量密度飲食組高出了60%。在這項研究中,共有725人糖尿病發。研究的結論是:預防糖尿病,最好從攝取低能量密度的飲食著手,如果還能搭配規律的作息和適量的運動,不但可以遠離糖尿病的威脅,還能大幅降低其他慢性病的罹患風險,而擁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