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喝拉撤睡是每個人生活的基本要求。上廁所更是一定要做的「小事」,但是,若以「健康檢查」的角度來看排尿這件事,那可就大有學問了。因為每次排尿時,量和顏色的變化,都是身體健康狀況的指標。就像是在馬路上奔馳的汽車吧!如果一直排放黑煙,想必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是車子機件出了問題,相對的,如果排尿時尿量和顏色不正常,當然也要想想自己的健康是否出了問題。
尿液是腎臟在過濾血液中的老舊廢物所產生的,正常而言,成人一天的排尿量約為1500-2000毫升之間,如果排尿量少於1000毫升,或多於3000毫升,都不是健康的表現。另外,當喝下較多的水時,尿液顏色便有可能顯得較淡,反之,若水喝不足,則會看起來較為偏黃。正常的尿液應該是淡黃色,清澈的液體。當然,這些變化都是來自體內各項生理作用調節的結果。

○正常:尿液呈現淡淡揮發性味道。
×尿道感染:尿味顯得較為腥濃時,乃因細菌而產生腐敗氣味。
×糖尿病患者:因產生大量酮體,而使尿液出現類似水果的味道。
×先天遺傳性代謝疾病:苯酮尿症患者,尿液中會呈現類似老鼠或穀倉味。
|

正常尿量:
|
男性:1000-1500 ml
|
女性:800-1200 ml
|
|
異常尿量
|
>3000ml或<1000ml(女性則為<800ml
|
原因:
|
排尿量不足的原因有可能為飲水量不足或或腎功能異常,症狀持續將會造成體內代謝失去平衡。
|

若一天之內的排尿量不到400cc,甚至一天內完全沒有排尿,您的健康情形可就不妙了。因為腎臟在一天內都無法產生尿液,表示新陳代謝出現嚴重異常,這種情況大都是腎臟功能衰竭的現象。除以食療方式調養外,亦尋求專業醫療診斷。
|

一般尿液應呈現淡黃色,雖說可能因飲水量多寡而有濃淡差異,或由於飲食、藥物中之各項添加物而有所改變,但大體上仍可因正常代謝而轉為正常。惟出現黃褐色或紅色之尿液顏色時,便極有可能為病態表徵,應儘速尋求專業的醫療診斷。
顏色
|
症狀
|
粉紅色
|
排除因月事污染所致,大都是因飲食上攝取太多紅色的食物,天然色素所形成之尿液顏色。若因腎結石造成的血尿,則會出現腎臟部份絞痛症狀;若無疼痛感,則可能是尿道腫瘤過大造成血管破裂,紅血球混入尿液所致。
|
黃色
|
新鮮尿液中的尿膽素原本無色,但在酸性尿液或光線照攝下會轉為暗黃或橘色的尿膽素。
|
暗棕色或黑色
|
帕金森患者於服用藥物後,尿液會因藥物反應而呈現暗棕色或可樂色。
|
橙色
|
抗結核病藥物或肌肉鬆弛劑所引起之藥物反應。
|
白色
|
尿道中產生細菌感染,造成白血球激增且混入尿液中之情形。亦有可能為腫瘤所引起。
|
綠色
|
大部份為鎮痛藥物所含之成份所引起,但不排除為綠膿桿菌感染所致。
|
黃褐色
|
因肝臟病變引起之膽汁色素混入尿液中所致。
|

就女性而言,排尿次數過於頻繁,有可能是膀胱、尿道發炎所致,以致於頻上廁所,又解不出多少的尿液,但上完廁所卻又仍有尿意。而對男性而言,除了膀胱炎之外,若發生攝護腺病變,也會出現頻尿及小便困難,尤其是60歲以上的男性,容易受攝護腺肥大的影響,而出現排尿不順暢的窘態。
以下提供幾則利尿排毒的食療驗方供讀者參考,若有需要更詳盡之個人專屬生機食譜,請上「歐陽英樂活生機網玫瑰紅館」,運用「量症對症開食譜」,為個人及家庭守護寶貴的健康。祝福您。
更多的精彩內容,請詳見樂活搶鮮報第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