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英老師協助大馬朋友成功創業,引起當地媒體爭相報導,尤其「全馬最具學習力和影響力」的商業雜誌《企業家 The Entrepreneur》更以封面故事進行長達十多頁的精闢、深入報導,刊在第84期。這期雜誌以歐陽英老師和馬來西亞「自然生活推廣中心」執行董事楊珹量先生的合照為封面,封面上的文字呼應內文,直扣人心:「世界財富第五波,攀上健康業創富大潮,追隨大品牌,RM3350加盟歐陽英」。
以下內容摘錄自《企業家》No.84封面故事:

◆ 「歐陽英」這三個字,充滿「吸金力」和「人氣」,所到之處,必定吸引人潮追隨,每一場演講會後,圍繞的人群總是驅之不去。
◆ 許多有志往生機飲食這行業發展的人,都希望可以藉助「歐陽英」這三個字打開市場。
◆ 目前,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由歐陽英指定合作的「自然生活推廣中心有限公司 WHOLE NATURAL」推出一項非常簡易的「歐陽英對症食譜加盟」創業計畫,首一百位加盟者只需要付出三千三百五十令吉(其中兩千可退回),就可以成為歐陽英產業圈的一份子,共同分享這份事業的廣大利益。

開創「以善經營」成功模式 締造富有「生機活力」優勢品牌
◆ 如果有人專門研究「歐陽英生機產業圈」的形成和發展,也許可以爲整個企
業提供一種「以善經營」的參考模式,這不是以營利為主導,而是以「助人」為主導,廣結善緣。
◆ 歐陽英接受《企業家》的專訪,罕有的談到他如何經營自己的品牌。他說:「只收合理利潤,有佈局概念;以善念聚集人氣,因緣成熟,事業自然成長。」歐陽英所選擇的事業,以及他的出身背景,也許使他注定必須「以善為業」,畢竟在醫療養生領域,光有真功夫而沒有「醫者父母心」的情懷,即使可以賺到錢也未必得到尊重,可以兩者兼得者更是少之又少;歐陽英正具備了這種素質和條件,他做出了一個良好的示範。

◆ 歐陽英從來不說自己最好,他說「自然療法有很多種,都各有優點,哪種方
法對你最有效,那麼就是最好的。」因為持有這種「和」的觀念,所以他鮮少樹敵,鮮少引起對立和矛盾,這未嘗不是一種最高明的「老二」策略。歐陽英坦承自己就是「老二哲學」的奉行者,從不爭第一,畢竟「第一名」是顧客和市場來決定,而不是自己說了就是;而自己不說,由別人來說,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 更不可思議的是,歐陽英雖然不是醫生,但是,他的角色就像一位日夜為病
人費心的醫生,通過他整個產業組織的綿密配合,他和每一位顧客所形成的親密互動,就像得到他親自護理一般;同時,他個人的親和力也非常強,經常在演講後和出席者互動得難捨難分,末了還叫人把問題傳真或電郵給他,都會得到他親自回覆。

◆ 歐陽英會把自己的手機、傳真機、電郵和其他所有聯絡方式都給「病友」,確保他們一定可以找到自己,而且一定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自己的回覆。
像這種成功的「顧客關係管理CRM」恐怕不是其他「企業家」能輕易做到的;而以歐陽英的忙碌和知名度,他似乎沒有必要做到這麼低身段的服務,但是,他卻做到了,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助人為樂」。
◆ 歐陽英品牌的主體正是他自己的知識和善念。現在我們大談知識經濟、藍海策略和顧客關係管理(CRM),當我們在研究如何用各種技巧或是策略來使企業迎向藍海,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以及如何達到顧客滿意時,歐陽英只需要用幾個字就可以透徹解讀這些現象。
他說﹕「公益先考量,不求謀暴利。」當我們紛紛歌頌某些企業家的事業版圖時,也許我們更應該尊重「公益先考量,不求謀暴利」這種人道精神。

◆ 「我也比較愛惜羽毛,這28年來只專心做食療,因為做得很專,使大家很容
易聯想到我﹔同時,我雖然也當一些產品的代言人,但是都很謹慎,很堅持自己必須帶正確的信息給社會。」
◆ 歐陽英是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非常個人化的行為中,建立起自己的誠信,
沒有過多的市場策略,幾乎就是以「口碑相傳」這種最古老的方式,逐漸成就今天的事業,難怪他是「生機飲食的傳道者」。

◆ 除了「助人為善」之外,我們還應該關注歐陽英如何佈局發展自己的事業。
這個事業的中心點自然是他本人,但是,光靠一個人的力量不可能開拓版圖,因此他開發軟體和培訓食療師,以軟體複製自己的知識,以培訓複製自己的服務。
面對《企業家雜誌》的「封面人物專訪」,歐陽英老師所發表以下兩段談話,
更是令人由衷折服:

「作為整個事業體的核心人物,我不但對病人和顧客有責任,對於公司伙伴和所有在這個事業體的人也有責任,我必須幫助大家找到共同的價值,以及在一個成功模式裡建立自己的事業。」
「當我們進行食療師培訓,我們的責任不僅是幫助他們找到工作,還要規劃他們的前途;所以,我們要建立樂活社區中心和生機食療中心,一方面可以深入到各個社區為更多人提供公益服務,一方面也為食療師創造前途和機遇。」

他自認「這一世的使命,是要扮演救援的角色,希望病友們得到及時的幫助,讓病痛遠離,再獲健康!」因此,他以『全力以赴,累死最好』為個人左右銘,而他掌握時機,全力衝刺,讓食療師培訓與加盟,在馬來西亞順利開跑,接下來,台灣也將普設食療師服務據點…更大的食療師需求,則在地廣人多的中國大陸~歐陽英老師正在積極準備,要在適當的時機,以「量身對症開食譜」,跨海服務更多為病痛所苦的炎黃子孫。這一天,很快就會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