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防癌治病不變的口號。目前,台灣對於癌症的檢測主要是透過血液檢查,以及X光攝影、超音波等影像檢查。除了罹癌的高危險群之外,已屆「健檢黃金期」者,最好將癌症篩檢納入年度健檢,其中又包括一般
※「健檢黃金期」係依病症與年齡劃分,詳見以下表格。


大部分的癌症可靠自覺發現,如有以下情形,提醒您,安排做個檢查吧!

- 不明久咳
- 咳血
- 多痰
- 體重減輕
- 食慾不振
- 淋巴腺腫大
- 胸痛、呼吸困難…等

1.自我檢查時摸到硬塊
2.黃疸
3.噁心
4.急性腹痛…等

- 血便
- 大便習慣改變
- 腹痛、不適
- 腹部腫塊
- 長期不明原因的貧血…等

- 自我檢查時摸到無痛性乳房腫塊
- 乳頭凹陷。
- 乳頭異樣分泌物,尤其是帶血分泌物。
- 乳房外型改變,局部凹陷或凸出。
- 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紅腫或潰爛。
- 腋下淋巴腺腫大…等

- 持續性的上腹不適
- 噁心、反胃、消化不良
- 胃有灼熱感
- 腹脹、腹痛
- 打嗝
- 飲食嗜好改變
- 全身倦怠
- 下痢…等

- 口腔內部或周圍有腫脹、硬塊。
- 口腔內部發現白色脫屑的斑塊。
- 長久不能治癒的潰爛。
- 口腔附近部位有麻木或疼痛。
- 口腔內不明原因的流血,反覆發生…等

- 解尿困難或頻尿,偶有血尿
- 易尿路感染、不明膀胱炎
- 解完尿後仍有餘尿感或繼續滴落
- 膀胱容易脹…等

- 陰道分泌物過多、帶有異味或臭味
- 白帶中混合少許血絲,即所謂「赤帶」
- 陰道異常出血
- 下腹部不明疼痛及局部疼痛
- 體重減輕、明顯消瘦或胃口不佳…等

- 吞嚥不易
- 不明胸悶、胸骨酸痛…等

- 黃疸
- 上腹疼痛
- 體重驟減
- 糞便呈灰白色…等

另外,您也可利用本網「健康檢查與遊戲館」之「體檢指標」單元,點選「腫瘤檢查」中的「腫瘤標記檢查」,告訴您利用血液檢查後的參考值與其所代表的身體狀態。不過,當您身體出現炎症反應(發燒、肺炎、急性肝炎…等)、免疫系統出問題、受傷、化療、長期服藥,甚或生理期,都可能會造成檢驗結果的誤判。所以,檢測前,應告知個人的病史與身體狀況。
參考資料:行政院衛生署、陶聲洋防癌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