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一個新的電視節目《懶人環保》將在近日播出,該節目解釋環保的角度將於以往你我所熟悉的有所不同。該節目以便利為主,向人們宣導如何使用重覆使用身邊每一項資源,並盡量購買垃圾產出量較少的產品。
許多環保人士會不斷的提醒世人,縮短洗澡時間跟減少洗車次數,以節省愈來愈珍貴的水資源。但這個新節目卻打算不跟隨這種宣導方式。節目製作團隊表示,這種讓人們產生愧疚感的方法,一直不是項成功的策略。
《懶人環保》節目表示,多數美國民眾並不具備相當堅定的環保意識,因此若能換個方式,讓他們知道採用較環保的生活方式或購買環保商品,並不會增加他們的開銷,如此的話,相信才能讓大多數人重新正視環保問題。
節目中,製作單位向人們示範了如何從寵物的生活細節中做起,將開銷用在真正值得的項目上,例如減少狗狗的洗澡用水,購賈較環保的狗食。當然乍看之下,支出似乎增加了,但若考慮到日後狗狗就醫的費用,即可發現節省了不少開支。

在全球陷入經濟困境的現下,消費市場雖然一片低迷,但在環保等問題上,各項資料顯示消費者仍保持著較嚴謹的態度。
根據一份來自英國的統計資料,2007-2008年,環保食品及相關服務的消費支出,上升了15個百分點,而同期總體家庭支出也增加了3個百分點。這些數據皆顯示出,雖然整體景氣不佳,但消費者仍願意花較多的費用,選購較耐用、且對地球較沒有傷害的商品。
就長遠角度來看,日常生活中較常用到的節能商品,如燈泡、電池等一類對環境損害小、價格又合理的產品。既可保護環境又能節省包裝及減少浪費等。是受到消費者青睞的主因。
但這波趨勢目前仍未延伸到生產成本較高的商品。例如混合動力車這類企業而言,提高消費者接受度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企業本身若願意認真思考環保議題並加以努力,就企業形象而言,是一項絕對必要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