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紙巾的方便性,已成為民眾的生活必需品;而為迎合消費者不同的功能需求,業者於製造過程中,多少會添加某些化學成分或抗菌劑。然有些化學添加物經皮膚吸收,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另外,由於市面上的濕紙巾產品,多標示以純水或蒸餾水製造,唯有定期更換水質過濾元件,才能確保製造水的衛生。
今年四月份,消基會針對市面上濕紙巾產品的生菌數及大腸桿菌群、可遷移性螢光物質、甲醛溶出、三氯沙進行測試,於北部地區的大賣場、連鎖藥粧店購買,並自餐廳取得20件樣品。其中有14件由市面上購得,另有6件為餐廳取得的單張包裝樣品。其中,生菌數可作為評估製作過程中衛生的指標,大腸桿菌群則被用來監測成品是否受到污染,也是製造過程中是否有缺失的監測指標之一。
依照「化粧品中微生物容許量基準」與「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其調查結果如下:
檢測項目 | 標準規範/容許量 | 危機 | 調查結果 |
生菌數及大腸桿菌群 |
生菌數容許量如下: (1)嬰兒用、眼部周圍用及使用於接觸黏膜部位之化粧品,每公克(或毫升)需低於100 CFU(菌落形成單位)以下。 (2)其他類化粧品每公克(或毫升)需低於1,000 CFU以下。 以上兩者皆不得檢出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
使人受到感染而致病,輕者腹瀉、皮膚病…等;重者喪命。 | ‧生菌數大於1.0×106 CFU/g:有5件樣品,皆為由餐廳取得的單片包裝濕紙巾;其餘15件樣品生菌數則均小於10 CFU/g。 ‧大腸桿菌群測試,20件樣品均未檢出。 |
可遷移性螢光物質 | YES or NO | 屬於汙染物質,長期經由手的沾染,可能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例如:皮膚過敏…等。如螢光增白劑,便是利用其吸收日光中不可見的紫外線光,進而提高了色澤鮮艷潔白的效果。 | 皆未檢出可遷移性螢光物質。 |
甲醛溶出 | YES or NO | 甲醛被認為是接觸性皮膚炎之過敏原,長期接觸可能引起刺痛、乾燥、皮膚發紅等症狀,並嚴重刺激鼻、眼睛和呼吸系統,可能引起肺水腫、導致畸胎,被國內外公認為可能致癌物,與毒性化學物質。 | 2件檢出甲醛,分別為市售的「植英房抗菌潔膚巾」,以及「麻布茶房」所提供的濕紙巾。 |
三氯沙 | 三氯沙的限量為0.3% | 三氯沙是一種殺菌劑,可以降低及控制微生物的生長。研究指出,當三氯沙與含氯消毒的水接觸後,會產生俗稱哥羅芳的氯仿氣體(三氯甲烷),而使用含有三氯沙的產品,所排放的廢水也可能會產生致癌物─戴奧辛。 | 本次20件樣品,皆未檢出三氯沙。 |
另外,依據《商品標示法》第九條的規定,「商品於流通進入市場時,生產、製造或進口商應標示下列事項:
- 商品名稱。
- 生產、製造商名稱、電話、地址及商品原產地。屬進口商品者,並應標示進口商名稱、電話及地址。
- 商品內容:(1).主要成分或材料。
(2.)重、容量、數量或度量等;其淨重、容量或度量應標示法定度量衡單位,必要時,
得加註其他單位。 - 國曆或西曆製造日期,但有時效性者,應加註有效日期或有效期間。
- 其他依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行標示之事項」。
此次消基會所檢測的樣品中,14件市售濕紙巾有3件標示不符合;而6件自餐廳取得的樣品,則有5件的標示不符規定。比例之高,令人咋舌。因此,請民眾務必培養閱讀商品標示的習慣,才能確保自身的消費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