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顧肝,台灣人絕對最有心得,舉凡草藥、飲品、保肝丸,可謂琳瑯滿目。有關肝藏相關的專業名詞,在各種傳播媒體的耳濡目染下,每個人早就是朗朗上口。但是GPT、GOT各代表了什麼意思?又該如何判斷呢?

在肝細胞所製作出的酵素中,GOT(又稱為AST)、GPT(又稱為ALT)兩項為最高。當肝臟開始發炎,肝細胞會出現壞死的情形,這兩種酵素便會被釋放到血液中,這個時候所測得的肝指數就會偏高。因此,在醫療診斷時,會以這兩個指數作為肝臟健康情形的評估,也就是一般人所常聽到的「肝指數」。

事實上,GOT、GPT的高低並不能完全代表肝臟的健康及癒後狀況。因為GOT不只存在於肝細胞內,例如肌肉與心肌之中也有,唯有GPT才是只存在於肝細胞內。也因為如此,兩者間的高低雖可作為評估數據,但卻不是肝臟健康與否的決定性因素。



在綜觀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肝臟有許多功能,其構造亦相當複雜,沒有任何一項檢查可單獨代表所有肝臟之功能。肝臟有沒有病,並非只是靠GOT、GPT這兩個數值就可判定。
在其實,維護肝臟健康的方法並不複雜,建議肝炎患者可參考以下飲食原則:
○多攝取利濕清熱、通便的食物,如冬瓜、油菜、空心菜等等。 ○飲食中注意不可缺少蛋白質、維生素及適量醣類食物,如乳類、豆製品、五穀雜糧…等。 ○多吃富含茄紅素或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蔬果,如奇異果、鳳梨、柳橙、橘子、蘋果、葡萄等等。 ○儘量多攝取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促進蛋白質、糖及脂肪代謝,幫助肝功能恢復。 ○盡可能以蒸、煮的方式調理食物。 ○注意體重,以防因過胖而引發脂肪肝。 ○維持充份且良好的睡眠與休息。 ○平日多喝新鮮綠汁,如小麥草原汁和明日葉原汁,交替著喝,可改善肝臟健康。 ╳遠離脂肪及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動物性脂肪、蛋黃、動物內臟…等。 ╳避開辛辣、刺激之食物,如辣椒、辣醬、洋葱等會加重發炎情形的食物。 ╳高粗纖維易促進膽囊收縮素產生,妨礙肝臟正常代謝與消化,所以要忌食竹筍、韭菜、芹菜等食物。 ╳不吃瓜子、餅乾等加工食品以及酒品、咖啡、可樂、濃茶等飲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