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陣子,國際知名的速食業者紛紛宣佈與反式脂肪畫清界線。除了業者本身的自律外,各國政府也早已開始立法約束。2006年1月1日,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即要求所有含有反式脂肪的飲食,皆需要在外包裝上標示反式脂肪含量;丹麥政府更早在2003年立法規範食品中之反式脂肪含量。
事實上,正視現代人的飲食,反式脂肪可說是充斥在我們的周遭。英國牛津大學曾發表一篇研究指出,反式脂肪是引發注意力缺陷與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研究人員更希望人們能了解,平時攝取的油脂與腦部活動是多麼的息息相關。

人類腦細胞的成長在胎兒期最旺盛,約有80%的分裂在出生後的一年內完成。對於負責腦部資訊傳達的神經細胞而言,需要至少20%以上Omega3,才能提供所需的營養與動力,使神經細胞能維持正常工作。實際上,研究證實,罹患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等疾病的患者,其腦中Omega3的含量可謂少得可憐。
尤其是孕婦,若是攝取到了含有反式脂肪的飲食,或是持續讓嬰幼兒食用含有大量反式脂肪的食物,對孩子的成長絕對是莫大的傷害。因此,為了能讓孩子安全的成長,認識並拒絕反式脂肪,是決定性的一步。

一 抹醬:如人造奶油、酥油等。
二 預拌粉:如蛋糕用麵粉。
三 泡麵、速食杯湯:如市售泡麵。
四 速食:如炸薯條。
五 冷凍食品:如冷凍後的肉類食品。
六 烘培食品:如餅乾、甜甜圈等。
七 零食點心:如洋芋片及其他經高溫製造的零食。
八 早餐穀片:如燕麥片等。
九 餅乾:如巧克力餅乾等。
十 調味醬:鮮奶油霜、咖啡奶球、調味醬料等。

以上的前十大反式脂肪含量最高的食物,幾乎充斥在你我的生活之中。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天攝取反式脂肪熱量最多不要超過2%,也就是2.2公克;而國內行政院衛生署已明令,慎選食品避開反式脂肪酸,並在食品資訊網上教導民眾如何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取量,以下即為重點摘錄:
一、可選擇較軟的植物性奶油 ( 或稱乳瑪琳 margarine) :
軟的植物性奶油含較少量,甚至不含反式脂肪酸;若越硬,則含越多反式脂肪酸。另外,宜以牛奶代替人工奶精、奶油球。
二、減少攝取氫化加工食品:
餅乾、薯條、甜甜圈、洋芋片等油炸或烘焙食品,尤其是多層、酥脆的糕餅或西點麵包,如起司、起酥,含有最多的反式脂肪酸。選購食品時,可多留意一下食品標示,凡是成份中有氫化植物油、半氫化植物油、人造奶油、酥油、烤酥油、氫化魚油或英文為Hydrogenated,就表示有反式脂肪酸。
三、節制食用動物性脂肪:
動物性奶油不僅含反式脂肪酸,還含膽固醇與更多的飽和脂肪酸。此外,牛羊肉不過量,包括其奶製品,建議可選擇脫脂產品。
三、避免炸、烤、煎:
高溫的烹調方式除了可能產生反式脂肪外,還可能引發丙烯醯胺的高度致癌物質。

歐陽英樂活生機網建議您,豆類是首選可以最便宜、最普偏、最安全及效果最佳的抗膽固醇食物。長期食用豆類食品將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的數量。此外,在烹調部份,因避免以煎、炸為主,若情況所逼,則應以橄欖油取代生油,以降低體內壞膽固醇,並維持或稍微增加好的膽固醇,改善二者在血液中的比例。
當然,若您欲針對個人體質,規劃專屬生機食譜,也可善用「量身對症開食譜」,為家人及自己開立專屬健康食譜。若有更多疑問,請以電子郵件,或來電詢問。祝福您。

換言之,不論家長們給了小孩多麼優異的教育、生活環境。如果無法體認飲食對健康的傷害,那一切的付出等同於事無補。
這項趨勢除了來自於業者自身的良知外,日前媒體報導,美國速食業者巨擘「麥當勞」對外宣布,決定採用一種新型的菜籽油烹調食物,主因是該種油品不含反式脂肪。
在稍早之前,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表示,全美星巴克將逐步停用不利於健康的反式脂肪。而在2006年11月份,速食業者中的「肯德基」,即率先公布在美國停用含有反式脂肪的烹調油,以避免生產具有反式脂肪之油炸食品。
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似乎在一時之間,如同過街老鼠般的遭到大家的揚棄,尤其是美國大型企業,目的是為了要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另一方面是美國政府已開始立法要求規範,甚至禁止反式脂肪之使用。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自2006年1月1日起,要求所有有反式脂肪的飲食都要在外包裝上標示反式脂肪的含量;美國紐約市甚至率先全美,禁止餐飲業者使用。丹麥早在2003年也立法規範食品中之反式脂肪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