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偏重口味的飲食,攝取過量的糖、鹽與人工調味料,長久下來,味覺變得遲鈍,再也吃不出食物的原味,更失去可貴的健康!其實,有許多天然的甜味、鹹味、酸味、苦味就蘊藏在新鮮的食材中。

人類嗜甜味似乎是天性,糖果更是大人「哄騙」小孩的最佳利器:「把蔬菜吃完就給你一顆糖」、「把功課做完就給你糖果作獎勵」、「把藥吃掉,就給你一顆糖果,這樣藥就不苦了」…等等。吃糖的確令人心情好,甚至帶給人減輕疼痛的感覺,也是糖尿病病患血糖忽然降低時的急救品。但說到壞處卻多得是,而且無營養價值可言。
一、蛀牙:當糖與口腔裡的細菌接觸後產生酸,便會侵蝕牙齒的的琺瑯質。
二、糖尿病及相關併發症:糖分過多會使胰島素分泌不足,因而造成血液中積存太多糖分;更引起中風、心血管、腎臟病、視網膜、腳部病變…等併發症。
三、肥胖:“熱量”是糖唯一的“營養成分”,除了使體重、血脂肪上升,還會使壞菌叢生。
四、癌症:有研究指出,糖有誘發癌細胞的作用,易引起體內的鈣不足而使體質變酸,並減退免疫功能;尤其是乳腺癌、子宮頸癌、攝護腺癌、腸癌…等,甚至連較天然的蜂蜜、糖漿、果子原汁和葡萄糖都應少量攝取 。而歐陽英老師開給癌症病人的食譜中,更是忌食甜性食品及飲料,並嚴格禁糖。
此外,還有一些炎症反應、未老先衰的骨質疏鬆症、記憶力減退、膽結石、白色念珠菌,以及愛美人士最困擾的粉刺、老化問題…等,都是因高糖分食物所引起的。

糖是日常生活中必會用到的食品添加劑,雖然衛生署並沒有訂出每日攝取量的上限,卻始終倡導低脂、低鹽、低糖及高纖維的「 三低一高」飲食原則。而美國心臟保護協會倒是提出相關的建議:女性每天來自於糖的熱量,最好不要超過一百大卡,差不多是6茶匙;男性則別超過150大卡,大約9茶匙。
若是克制不了對甜味的需求,不妨選擇最天然、無副作用的“糖”,但以下建議適合一般人:
1.水果:天然甜味的首選,無論是調味、做果醬、做飲料,除了滿足口感,能攝取到酵素、維生素、植化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等。但甜度過高的水果,如榴槤、香蕉、荔枝、龍眼、瓜果類…等,需適量;但糖尿病患禁食。
2.堅果:如腰果、核桃…等,除了天然的甘甜味,還有優質的油脂,富含植物性蛋白質、維生素E;磨碎後,即可用於沙拉調味、拌麵、夾吐司。同樣地,糖尿病患者忌食。
3.鹼性甜味劑:如:甜菊、異麥芽寡糖、果寡糖、木糖醇、赤藻糖醇、粗蜂蜜、糖蜜、楓糖…等,都是值得推薦的白糖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