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忙亂的生活步調,讓許多人在飲食中吸收了許多不知名的毒素猶不自知。因此,我們必須懂得時時檢視自己的身體,因為,唯有對自己的身體瞭如指掌,才能真正的做好排毒規劃。而要確實的檢視身體,則需要先認真的思考、檢討自己的生活作息是否出現問題。

- 三餐是否定時?飲食內容是否兼顧到均衡飲食?
- 飲水量是否足夠?胃腸是否時常感到脹氣?
- 吃東西會不會太快?
- 是否攝取了過多炸、煎、燻、烤或太鹹過辣的重口味食物?
- 用餐環境的餐飲衛生有問題?
- 是否經常食用如蜜餞、碳酸飲料、零嘴等零食?
- 是否有抽菸、喝酒、飲用過量的濃茶、咖啡等習慣?
- 是否為過敏體質?
- 排便習慣是否正常?是否曾因壓力過大,而無法正常排便?
- 飲食習慣是維持在正常三餐?還是少量多餐?
- 餐後是否有脹氣的情形?

回歸自然,傾聽身體細微的反應,進而給它最純淨的食物,讓身體可以得到滋養並逐步的復原,千萬不要動輒打針、開刀,使身體飽受摧殘。當然,有病要先找醫生看,但看病的同時,一定要積極改善生活習慣與飲食內容,病才會好得更快。

許多人都曾有過清水溝的經驗,請問清水溝時,什麼工具最重要?掃把?清潔劑?都不是,清水溝時,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水,才能順利地將堆積在水溝內的垃圾、泥沙一掃而空,回復水溝原本的乾淨面貌。那麼,人體的排毒最重要的又是什麼?答案還是水。
不論健康與否,水分對人體極為重要,每天我們都應按照自己的體重攝取足夠水分,才能有效推動體內器官機能的運行。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每天該喝多少水呢?可以依下列公式推算:
個人體重×40cc=一日建議飲水量
比方說,五十公斤的人,依其體重乘以40cc,便可算出他一天要喝2000cc的水才算足夠;但若等到口渴才找水喝,體內已處於缺水狀態,所以,喝水應平均分配於一天之中,才能使身體隨時保持足夠的水分。
建議飲水量及飲水時機 |
|
時間 | 飲水量 |
起床 | 300~500cc |
晨間運動後 | 300cc |
上午10點~11點 | 500cc |
下午1點~五點 |
500-1000cc |
晚間八點 | 300cc |
☆ 若能維持每天運動30到60分鐘,對健康的幫助更大,而晨間運動的效益最好。

許多人發現身體出現痠、痛、腫、癢的情形時,第一時間不是不理他,就是自行購買成藥。要知道,身體的任何反應,都是對我們最真誠的忠告。沒錯,有病找醫生是對的,但生活中的小病痛,大都只需要飲食上的調整,便可得到改善,並不是動不動就吃藥。當然,病症明顯時,就一定要立即上醫院診療。
發高燒 | 發燒是身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反應,不必急著立刻吃藥,阻斷這項人體自然寶貴的機制,可以調製「高C果汁」飲用,補充發燒時所消耗的營養及水分。 |
皮膚癢 | 一般藥房所能購得的皮膚藥膏,大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份,如類固醇之類。其實,當皮膚癢時立即來一杯熱熱的綠茶或烏龍茶,對於解毒、止癢,便有顯著的功效。 |
腹瀉 | 當腹瀉時,首先要了解腹瀉大半是寒症,可以先將小米下鍋乾炒(不加油)20分鐘,再將其煮成稀飯,加上一粒紫蘇梅,便可使腹瀉逐漸得到舒緩。西藥的止瀉成分,反而容易使原本該排泄的廢物滯留在體內,對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 |
咳嗽 | 咳嗽和發燒一樣,同是人體的一種防禦表現。雖說如此,但咳嗽也的確影響生活作息,可烹煮「止咳蓮藕羹」食用,不只可補中益氣,對於止咳十分有幫助。 |

回歸自然,傾聽身體的聲音,進而以最天然的飲食給予最亟需的營養,讓身體及時得到滋潤並逐漸恢復健康,千萬不要動輒打針、吃藥、開刀、化療…,以暴力的方式,使身體受到傷害。當然,救病如救火,不可延誤到病情,惟正確飲食與求醫診治應同樣重要,不可偏廢才是。
加入歐陽英樂活生機網,立即享有更多會員專屬權益!
加入會員 ( http://www.oyoung.com.tw/member/2add.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