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知道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族群罹患慢性腎臟病的危險性較「非三高」族群高?根據國民健康局以5,943位代表樣本完成的「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十位就有一位有慢性腎臟疾病;而三高族罹患腎臟病之發生率及危險性均顯著增加,分別為非三高患者的1.66倍、2.35倍及1.58倍。
慢性腎臟病患者早期並無明顯症狀,甚至連病情惡化時亦無明顯徵兆,最後大多會演變成腎衰竭(尿毒症),需長期洗腎,影響生活品質。另外,研究也發現,四成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平日沒有測量血壓的習慣;33.4%糖尿病患者未定期驗血糖,且近四成糖尿病患者未做尿液檢查,以瞭解腎功能。因此,國民健康局提出「護腎33-預防3高、3檢不漏」口號,呼籲一般民眾應預防三高上身。若已經是三高族群的人,應做好疾病控制,避免病情惡化,可預防腎臟病的發生;並應遵循醫囑,定期驗血、驗尿、量血壓,幫助自己瞭解腎臟的功能。

隨著年齡增加,腎臟功能也隨著降低,罹患慢性腎臟病比例亦愈高,而年長者常因資訊不足,服用不當藥物,反造成腎臟更多負擔。在此,國民健康局特別提出用藥「五不原則」:
- 不聽別人推薦。
- 不信神奇療效的藥。
- 不買地攤、夜市、遊覽車上所販賣。
- 不吃別人贈送的。
- 不要推薦給別人。
身為家人也要多注意家中長者的健康狀況,多關心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控制情形,更應避免不當藥物對腎臟之傷害。若家中有長期透析治療的腎友,應多給予鼓勵、打氣,參與各項社會活動,幫忙減輕疾病與洗腎帶來的病痛與壓力。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