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除了高血壓,糖尿病等健康威脅之外,深受骨剌困擾的人有愈來愈多的趨勢。根據統計,骨剌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而因為骨剌所造成的疼痛及不適,更是許多中老年人容易感到勞累,身體痠痛的主要原因。
追求健康的您,不能不清楚身體所發出的警訊。以下,就讓我們一同來了解看看骨剌的形成與相關問答。

A:事實上,凡是有骨節的地方便有可能會生骨刺,這是一種自然的退化現象。一般來說,其發生的原因是由於過度的活動拉扯,導致韌帶組織日漸鬆弛,損傷或發炎。慢慢的,經過長期的反覆牽扯,鬆弛的韌帶沿著原本與骨骼連接的地方產生鈣化、變硬,而形成了所謂的骨剌。
比方說,有些年經朋友會習慣去折手指關節,咔啦咔啦的耍帥,經過一段時間,手指關節會變得粗大,這些便是沿著手指關節所產生的「環狀骨剌」。骨剌在形成初期,並不會有太過明顯的症狀,患者通常只會感覺到肌肉僵硬,疲累或腰痠背痛等不適感。慢慢的,尤其當骨剌生長在必須負荷人體重量的位置,或是運動所需的部份,便會開始出現疼痛感。

A:例如,骨剌出現在腳或膝蓋的位置,患者便無法站立或行走太久;又或者骨剌生長在膝蓋附近時,患者在蹲下或上下樓梯時,就會出現難忍的疼痛及不適。此外,例如經常需要俯首工作的文職人員,或一些因為工作需要而必須經常重覆使用的身體部份,也很容易在中年以後出現骨剌。

A:事實上,每個人都會長骨剌,但因為其生長的部位不同,其所出現的症狀也不同。在沒有壓迫到神經系統的情況下,當然就不會出現任何不適;反之,如果骨剌壓迫到了周遭神經,便會出現症狀不一的疼痛感,甚至衍生併發症。

頸椎骨刺所產生的症狀:會出現上肢神經痛或感覺異常,並從頸部背面肩胛骨的地方開始產生酸痛感。接下來會順著肩膀、手臂到手指而產生麻痺或刺痛的感覺,當脖子轉動時可能會使這種疼痛加劇。此外,手臂的肌肉力量會減弱,可能造成使不上力的情形,日子久了可能會造成肌肉萎縮、致使神經反射能力降低或是無反應。如果脊髓發生病變,時間久了可能造成下肢癱瘓及產生大小便失禁的問題。
腰椎骨刺所產生的症狀:當腰椎骨刺壓迫到附近的神經時,會造成患者不能靈活彎身,還會有麻痛、麻痺感。這種痛放射到臀部、大腿內外側、小腿等處都會造成疼痛、麻木感,如果是久坐、久站,可能會使疼痛加劇。
膝關節骨刺所產生的症狀:膝關節如果長骨刺,會導致膝關節變形、紅腫,下樓梯時會有腳軟無力的情況,且走路時膝關節會發出咯咯的聲響。
跟骨骨刺所產生的症狀:跟骨部位長骨刺,一樣會有紅腫的症狀,且腳跟、腳板會有疼痛感或是麻痺感。嚴重的話,甚至會產生無法踏地行走的情況,而一早起床站立時這種疼痛尤其明顯,不過,步行一段時間後,這種疼痛反而會減輕。

A:一般來說,骨剌患者的生活習慣應注意以下幾點:
- 骨刺患者忌食冰冷飲料,汽水。
- 忌喝酒。
- 忌吃芒果、香蕉、木瓜、竹筍、芋頭。
- 不可睡彈簧床,要改睡硬的木板床。
- 身體的活動要有節制,避免久站、久舉、久坐。
- 若有扭傷發現有筋骨受傷,應立刻求醫治療,不可拖延。
- 不要常單邊翹二郎腿,要常換另一邊,但最好是不要翹。
- 因皮夾放在後褲袋,便會導致經常屁股坐在皮夾上,久而久之也會引發骨刺,造成坐骨神經痛。

A:日常生活中應多注意以下幾點,以降低骨剌發生機率:
- 多休息。
- 平時可以藉由游泳、腳踏車或是輕度的有氧運動,增加大腿、臀部的肌力,減少關節的負荷。
- 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不過應採漸進式增加活動量,避免劇烈運動。
- 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有花椰菜、甜瓜、青椒、柚子、鮮棗、番茄、柑橘、杏仁、花生、核桃、捲心菜、芝麻、葵花子……等。
- 多攝取生物類黃酮食物,如:西紅柿和茄子…等,以預防骨刺的發生。
- 練習瑜珈可以緩和骨刺引起的疼痛,但不能貿然做幅度太大的前後彎仰動作。
- 維持理想的體重,減輕脊椎的負荷。

此外,歐陽英老師提醒您,當您感到身體不適時,首先應該先找醫生診療,同時配合適當的飲食習慣、改變錯誤的生活作息、加上規律的運動,不僅能幫助疾病早日康復。還能讓身體更健康,這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若您欲針對個人體質,規劃專屬生機食譜,可善用「量身對症開食譜」,為家人及自己開立專屬健康食譜。若有更多疑問,請以電子郵件,或來電詢問。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