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一則新聞披露,一位耳鳴患者擔心罹患腫瘤就診,原來只是衛生習慣不良,長久未清理的耳垢所致,飽受虛驚一場。所謂耳鳴,即是在沒有外來聲音刺激情況下所聽到的聲音。
當我們長期處在高分貝的環境中,或是常戴耳機的人比較容易出現短暫性耳鳴的現象。若是持續三個月以上,便是慢性耳鳴。撇開環境、自然老化、個人衛生、外傷因素,引起耳鳴的原因很多,除了耳朵本身的問題(中耳炎、外耳道炎…等),其他像是中風、高血脂、癌症,甚至心理因素,也會導致耳鳴。嚴重的耳鳴會影響日常生活與心情,首先要請醫師找出耳鳴的原因,予以對症治療;而針對耳朵日常的保健食療,歐陽英老師提出幾項飲食宜忌,幫大家「耳聰不再鳴」!

- 山楂、黑木耳、韭菜、紅葡萄酒…等,具活血功能,能改善血液的黏稠度,使耳部小血管的循環正常。
- 富含維生素C、E的食物,能抗氧化,對抗自由基,改善末梢血流量,保護內耳。
- 多攝取鐵質食物,提高紅血球的攜氧能力,供給耳部養分,活化聽覺細胞。

- 白帶魚、黃魚、鰻魚、鮭魚、鱔魚、白蟹、蝦…等助長溼熱的食物,會壅塞耳竅,致使耳鳴發作。
- 忌炸、煎、燻、烤、酒、醣類食物,以及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炸豬排、煎牛排…等各種油炸食物。以免過多的油脂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引起內耳供血障礙。
-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胡椒、洋蔥、芥末、韭菜、大蒜…等,以及咖啡…等。
- 忌吃燥熱的水果,如:龍眼、荔枝、榴槤、釋迦、黑棗、桃子…等。
參考資料:自由時報2009.11.10「長期耳鳴聽不清 原來是耳垢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