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約有十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其中以40歲以上婦女居多。類風濕性關節炎乃因自體免疫系統異常,號稱類風濕性因子的自體抗體不但消滅外來的細菌,也會破壞自身的組織器官,從四肢的小關節至全身皆有可能受到波及。
常見的症狀是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全身乏力、食慾減退、貧血怕冷、腰酸腳軟;到後來關節會變形,甚至完全無法活動。患病時間長短不一,有些人從小即受病痛之苦,折磨一輩子;有些患者則是突然發病,持續一陣子,經過治療痊癒後便不再犯。
醫生建議,早期發現,可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而且治療效果較佳。另外,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用藥療程長,且有副作用,但自行停藥又會讓病情惡化。此時,家人、朋友的陪伴就很重要,加上為期不短的復健,身邊的人必須付出更多的耐心;必要時,可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因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是一樣的。
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歐陽英老師推薦兩道有效的驗方~栗子糙米粥與黃瓜左手香鳳梨汁,都可在本網「生機教室」橙館查詢得到。還有下列的飲食宜忌與注意事項:
- 平日飲食應清淡,並且多補充維生素A、C、D、E,以及含鈣、鐵、銅、鋅、硒…等食物,以增強組織免疫力,預防組織氧化。
- 多吃清熱消炎的食物,如:魚腥草、明日葉、左手香、苦瓜、西瓜…等。
- 以利尿冬瓜湯、魚腥草茶、牧草高湯…等具利尿與消炎作用的飲料取代一般飲料。
- 嚴禁以下食物:玉米、小麥、醃燻豬肉、橘子、牛奶、燕麥、黑麥、雞蛋、牛肉、咖啡、麥芽、乾酪、葡萄柚、番茄、花生,會使病情惡化。
- 補充油脂請以可抑制發炎的Omega 3脂肪酸為主,如:亞麻仁油…等;而像玉米油、紅花子油、葵花子油…等含Omega 6脂肪酸的植物油,會促使發炎,對關節炎患者不利,最好能避免攝取。
-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很需要休息,無論從事何種活動,請每隔一小時休息十分鐘,比照學生上課的作息。
- 睡眠充足,每天最好能睡足八小時以上(不包括午休),而且切忌熬夜。
- 除了一般性運動,如:游泳、騎腳踏車、散步…等;也可培養能活動關節的興趣,如:打毛線、做拼布、養花、種芽菜…等。
- 熱療與水療能放鬆肌肉,減輕疼痛,使關節變得較靈活。
- 天氣寒冷時,需注意保暖。關節疼痛時,也可泡熱水浴來緩解。
- 每天可乾刷皮膚,因乾刷按摩具有除去老死細胞及其他代謝廢物,以保持毛孔暢通。
參考資料:自由時報2009.11.17「自體免疫系統失調 類風濕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