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所(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的分類,黃麴毒素與「世紀之毒」~戴奧辛同等級,為第一級致癌物,對人類為確定之致癌物。
台灣地處亞熱帶,其濕熱的環境最適合黴菌大量繁殖;加上貯存或製造不當,使得花生、玉米、稻米、高粱、豆類、麥類及堅果類…等食物受潮、發霉,因而產生黃麴毒素,一旦吃到這些霉變的東西,便會造成慢性中毒,導致癌症與肝、腎等重大疾病。
黃麴毒素比我們所想的還頑強,別以為把發霉的地方洗一洗或切掉就好,您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暗藏在食物內的菌絲已污染整個食物。而且一般的加熱不易破壞,高溫燒、炸至280℃以上才開始分解。所以,發霉的食物不要吃,請立刻丟掉。

除了發霉的食物不要吃,歐陽英老師提醒大家,請遠離以下會致癌的食物:
- 勿吃高溫炸、煎以及燒焦、烤焦、煙燻的食物。
- 不吃過燙食物,像在吃火鍋時就要特別小心。
- 吃過鹹食物,鹹魚、鹹醬菜請少吃為妙。
- 別吃含有色素與糖精的食物,如:罐頭食品、蜜餞…等。
- 一般加工食品,如:泡麵、肉乾、魷魚絲、蜜餞等,內含化學添加物與防腐劑,對健康十分不利,最好不要吃。
- 香腸、火腿、燻肉、板鴨、臘腸…等常添加亞硝酸鹽,一旦與其他胺類混合,就會形成致癌的亞硝酸胺化合物。
- 市售不須冷藏保存且無密封的包裝,如:魚丸、貢丸、甜不辣、花枝丸、脆丸、麵腸、素雞、豆乾…等,常加入大量的硼砂或雙氧水(過氧化氫),會囤積在人體內,引發病變。
- 金針菜與脫水蔬菜常會添加亞硫酸鹽與人工色素,建議在食用前用沸水多燙洗幾次,以減少添加物的含量。
- 貝殼類,海藻類必須徹底洗淨才能吃,因沿海地域最容易遭工業廢水或漁船的引擎污油所污染,因此,食用前一定要徹底洗淨,烹煮時更要將浮出來的泡沫與澀液完全去掉。
- 別碰含反式脂肪的食物,詳見本網「生機教室」橙館~「拒絕反式脂肪 健康逆轉勝」一文。
參考資料:自由時報2009.12.10「遠離黃麴毒素 不吃發霉過期食物」、維基百科、台灣癌症防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