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食補的習慣真是歷久彌新!從以前的藥膳到現今的健康食品,但健康食品畢竟不是藥,並僅限於保健功效,並不具有治療疾病之醫療效能。另根據國外相關研究顯示,病患若未與醫師討論而大量食用高濃度萃取之健康食品,很有可能引發藥物與食品的交互作用,易引起身體不適,且有損健康。
衛生署為保障民眾食用健康食品之安全性,於96-98年委託台大醫院進行為期兩年的調查,搜集1,386名急診部內科患者之訪談結果發現,43.5%患者皆有食用保健食品的習慣。目前為止,國內雖未發生因食用健康食品而發生不良副作用的臨床案例,但國內外文獻皆指出,部分食品成分,可能與藥物發生交互作用而引發不良反應之虞,例如:銀杏、大蒜、魚油、維他命E、葡萄糖胺、當歸、芒果、葡萄柚、蔓越莓…等,若與阿斯匹靈aspirin及warfarin類藥物等抗凝血劑併用時,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而造成出血的風險,而與維生素K、高劑量的維生素C、輔酶Q10併用,則可能會減低抗凝血劑之作用。
衛生署提醒民眾,不論食用任何食物或是健康食品時,皆不應大量攝取,不能因為其具有保健功效或有助身體健康,而覺得吃愈多愈好,應依照其每日建議攝取量食用。除了怕影響藥效外,也擔心產品中某些功效成分含量較高,一旦食用過量,會跟一些藥物發生交互作用而危害健康。而且,有病仍須就醫,不能以健康食品取代該服用的藥物或醫療。
另外,衛生署也呼籲民眾,應多注意健康食品外包裝所載明之警語與限制,病患也應與醫師討論後再行食用健康食品,若有不良反應請即刻向衛生署「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通報。最後,對於誇大功效或宣稱具醫藥效能之食品,應堅守「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五不原則,以免浪費金錢,更失去健康。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2009.12.21「服阿斯匹靈配當歸 恐致出血」、行政院消費者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