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國際肥胖專案小組的統計資料指出,全球有1億5千5百萬的兒童超重,其中有3~4千萬兒童為過度肥胖;在台灣,由於飲食習慣西化,飲料、炸雞、薯條…等速食隨處可得,導致小胖子越來越多,平均每3~4人就有一位肥胖兒。通常在兒童時期就肥胖,有1/3的人在成年後會面臨肥胖帶來的健康問題,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造成兒童肥胖的原因,包括基因遺傳、內分泌失調、藥物副作用,以及缺乏運動與吃得不健康;其中,後天因素佔70%,而雖然遺傳僅佔了30%,但若父母雙方都肥胖,他們的孩子有70~80%是天生的小胖子。不過,大部份的遺傳問題可在兒童時期,通過嚴格規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而得到改善。另有研究直指,兒童BMI與家長、放任式飲食教養行為、家長外食頻率等呈正比。所以,孩子胖或瘦,可說是「成也父母,敗也父母」。

想幫讓小孩減肥,必須先了解肥胖的原因。如果孩子出現以下生活習慣,做父母的可得積極修正:
- 速食當正餐,或配菜多是煎、炸、燻、烤的食物。
- 常吃高熱量的點心、宵夜,一天的熱量攝取超過基本三餐。
- 正餐必搭配含糖飲料,如:可樂、汽水、罐裝果汁、茶飲…等。,
- 暴飲暴食,毫無節制。
- 吃飯不專心,一邊吃東西、一邊做其他的事,於不知不覺中吃下超量食物。
- 不喜歡戶外運動,吃得多,運動少。
事實上,小朋友也了解垃圾食物對身體的傷害,卻依然無法抗拒速食美味、玩具贈品或卡通包裝的誘惑,忍不住地購買高糖、高鹽、高油脂、高熱量的低營養食物。因此,孩童的減肥過程中,身為父母必須陪著他們一起努力,平時注意小孩的飲食習慣與生活模式,並採取下列方式,就能幫助孩子維持理想體重:
- 少油、少糖、少鹽、高纖維的飲食原則,飲食少肉多菜,烹調出多元化的蔬菜廖哩,讓孩童更容易接受。
- 減少外食機率,尤其是速食餐廳。
- 晚餐後不要讓小孩再吃東西,可多喝開水或自製的健康飲料。
- 水果宜在飯前吃較易有飽和感,並選擇甜度低的水果,如:水梨、蘋果、奇異果、番石榴、火龍果、小番茄…等。
- 多煮一些飲料,如:黃耆紅棗枸杞湯、菊花茶、薏仁湯,當作解湯飲料,代替瓶瓶罐罐的含糖飲料。
- 自製棗泥桂圓糕、芋頭補血年糕、全麥南瓜點心、芝麻核桃全麥餅、玉米煎餅…等美味點心取代含反式脂肪的蘋果派、甜甜圈…等甜點。
- 細嚼慢嚥較易有飽足感,避免攝食過量。
- 平日多帶他們接觸大自然,參與戶外活動,培養對運動的喜愛與習慣。

也可求教於醫師或營養師,請專業人士衡量孩子的身高與體重,並將年齡和成長曲線考慮進去,以測定是否在健康範圍之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