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聚在一起,都會相互學習模仿,家人親屬尤其如此,這就是父母子女大都有相似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的緣故;也因為這樣,一家人也會有共同的疾病(基因也扮演重要角色)。擁有良好飲食習慣的父母,也會感染子女,讓他們吃得健康。反之,從父母開始便帶頭「亂吃」的家庭,通常子女也會放縱自己。這就是兩種家庭「家道」完全不同~興盛或衰敗的原因。
我們的飲食習慣,決定子孫的興衰
.jpg)
習慣成自然,好習慣帶來健康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不良的飲食習慣一旦成了自然,就很難去更改,人體也會加以適應,而去喜歡、倚賴帶有毒素的食物,最終是賠上了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看似必須甘於清淡飲食,放棄可以滿足口腹之慾的「高脂高油多糖多鹽」的重口味,但只要堅持下去,我們的味蕾自然會改變,開始去品嚐食物原味的甘甜醇美,而只要懂得靈活搭配食材,你會發現,簡單的烹調,不但會讓人滿足於單純的食物,也會帶來真正的健康。
什麼是良好的飲食習慣?
1. | 三餐定食定量,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這和俗話說的:「早餐吃得像國王,午餐吃得像王子,晚餐吃得像貧民」正可相對應。 |
2. | 平時按體質吃食物,病痛時再採取對症飲食。 |
3. | 喝水一定要足夠。喝水可以平均分配在幾個時段,喝足適合自己的水量(體重的公斤數×40cc) |
建議飲水量及飲水原則
時間 | 飲水量 | 備註 |
起床 | 300~500cc | 此表標示的飲水量為建議飲水量,請依個人需求調整 |
晨間運動後 | 300cc | |
上午10~11點 | 500cc | |
下午3~4點 | 500cc | |
晚間8點 | 300cc |
必須習慣攝取的食物
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要習慣於攝取幾大類食物~最好的方法,是將這些食物列入三餐之中,早餐沒吃到,可以在午餐或晚餐吃。總之,屬於「全餐」的五大類食物~穀類、蔬菜、菇菌、海藻和大豆製品,每天都必須攝取,並且每類食物要不斷輪換。例如:穀類可用胚芽米、糙米、五穀米互相替代,各種蔬菜都要輪著吃,菇菌類也一樣,香菇、洋菇、木耳等可以靈活變換,海藻類可供選擇的包括有昆布、紫菜等,大豆製品則有豆腐、豆干、豆皮等。屬於五穀雜糧的根莖類,如地瓜(番薯)、芋頭、馬鈴薯、山藥、南瓜等,也要換著吃。
推薦食譜~金針菜糙米粥」
1.功效:
|
改善便秘、視力減退、憂鬱症、更年期障礙 | ||||||
2.材料:
|
金針菜5g(乾品)、紫菜2g(乾品)、糙米150g、 芹菜末少許、麻油少許 | ||||||
3.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