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一過中年,心血管疾病是最大的健康威脅,隨著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三高」而來的,是心臟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據2010年11月15日在芝加哥舉行的美國心臟協會科學會議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指出,只要在年輕時落實五項生活原則,那麼到了中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就會大幅降低。這五項原則也許已是老生常談,卻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金科玉律。
保護心血管五大原則
1.不吸菸(包括不吸二手菸)
2.少喝酒或不喝酒
3.維持適當的體重
4.養成運動的習慣
5.吃得健康
雖了無新意,卻很重要
也許您會說:了無新意!這些誰不知道?問題是:您知道了,但有去做嗎?爲了提醒世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並且要及早(趁年輕時)確實去做,名為「西北醫學研究/Northwestern Medicine study」的大型研究,特別分兩部分進行調查。第一部分是調查「爲什麼大多數心血管疾病風險低的年輕成年人,到了中年,都漸漸出現高血壓、高膽固醇及超重的健康危機?」,第二部分的調查,則鎖定在「遺傳」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2,336人20年的見證
第一部分的研究,是以2,336名年齡介於18到30歲的年輕人為對象,時間持續20年。在研究開始的第一年、第七年和最後一年,所有參加者的飲食、運動、吸菸及喝酒情形、體重、血壓和血糖,都被詳細紀錄下來。研究進行到最後,結果揭曉:
1.落實5項心血管養生原則的人,罹病風險最多40%
2.做到4項的,風險63%
3.做到3項的,風險70%
4.做到2項的,風險83%
5.做到1項或全部沒做到的,風險94%
以上結果沒有性別膚色之分,適用於所有人。
研究結論是:只要在年輕時就開始注意上述五大養生原則,到了中老年,就會大幅降低三高所引發的心血管風險。
三個世代證實遺傳非主因
第二部分以遺傳為題的研究,特別觀察了三個世代,參加者都屬於「弗雷明漢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的家庭,包括7,535名年過40及8,920名年過50的人。研究人員分別就遺傳、環境因素(如飲食型態)和罹病情形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這一萬六千多名中年人中,只有少數人的心血管疾病是由父母直接遺傳而來,絕大部分都是因為生活型態、飲食習慣所造成。
基因或有家族病史,都不是心血管疾病的主因,要遠離三高對生命的威脅,必須從年輕時做起。少年仔,聽到了沒?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