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比水果還重要
多年來,世界各國推行「一日五蔬果」,證實對抗病防癌大有幫助;蔬菜和水果一直被相提並論,是因營養成分類似,不過最大的差別是:水果適合生吃,大部分蔬菜卻需煮食,被列為正餐的一部分。就營養功能而言,其實蔬菜比水果還重要。蔬菜和水果一樣,大部分為水分,營養素豐富,脂肪、蛋白質和醣類含量都不高,吃多了不易發胖,多吃蔬菜卻可為健康加分。
蔬菜怎麼吃?
方式 |
原因 |
備註 |
能生食的蔬菜儘量生吃
|
可完整吸收維生素、礦物質、纖維質。 |
可生食的蔬菜包括:萵苣、芽菜(黃豆芽除外)、球葉甘藍、、白菜、芹菜、黃瓜、蔥、蒜、青椒、蘿蔔、蓮藕等。 |
勿將蔬菜切得過碎 |
以免與空氣接觸面積增加,營養素遭氧化。 |
|
烹調之前勿加酸味食材 |
以免延長食物軟化時間,增加烹飪時間,破壞營養素。 |
◆酸味食物包括:檸檬、醋等
|
炒菜不宜過早放鹽 |
過早放鹽,蔬菜不易煮熟,還會產生過多菜汁。 |
可用味噌或醬油取代鹽 |
善用煮蔬菜的水 |
汆燙或蒸煮蔬菜,部分營養會溶於水中。 |
可將燙、蒸蔬菜的水做成湯汁。 |
如何對症吃蔬菜?
自古以來,傳統的中醫理論早已將蔬菜列為重要的藥材,包括葉菜類、芽菜類。所以,要將這些不同種類的蔬菜靈活分配於日常飲食中,尤其是最重要的一日三餐。蔬菜是最佳鹼性食物,多吃蔬菜才能使體質趨於健康的弱鹼性,讓身體與生俱來的「自癒力」能夠隨時啟動。吃蔬菜也需配合體質並對症去吃,如此才能達到蔬菜的食養效果。
10種特效蔬菜食療妙方
蔬菜食譜 |
適用疾病 |
使用食材 |
白菜山藥豆腐 |
糖尿病 |
白菜200g、豆腐50g、山藥(紫色)150g |
青江菜五榖米菜飯 |
骨質疏鬆 |
青江菜200g、黑芝麻粒15g、栗子3粒、五穀米150g |
清腸蔬菜泥 |
便秘 |
油菜2株、蘆筍6支、空心菜200g、海帶(乾品)5公分長、香菇(乾品)3朵、黑木耳(乾品)2朵 |
三根湯 |
感冒 |
白菜根3根、大蔥根7根、有機白蘿蔔1條 |
空心菜玉米鬚湯 |
水腫 |
空心菜梗200g、老玉米鬚15g |
洋蔥金菇炒蛋
|
失眠 |
洋蔥半個、雞蛋1個、金針菇75g、米酒50cc |
金針菜五色炒(做法見後面說明) |
貧血 |
金針菜(乾品)20朵、葫蘆瓜100g、胡蘿蔔50g、黑木耳(乾品)2朵、黃豆芽50g、生薑3片 |
芹菜茼蒿番茄湯(做法見後面說明) |
高血壓 |
小芹菜75g、茼蒿100g、荸薺6粒、番茄(大粒)1個 |
豆苗薏仁燕麥粥(做法見後面說明)
|
高血脂、高膽固醇
|
豌豆苗20g、燕麥30g、薏仁30g、香菇(乾品)2朵、豆腐干2塊 |
高麗菜西瓜汁 |
痛風 |
西瓜(連皮)250g、高麗菜250g |
金針菜五色炒
1.材料:金針菜(乾品)20朵、葫蘆瓜100g、胡蘿蔔50g、黑木耳(乾品)2朵、黃豆芽50g、生薑3片
2.做法:(1)金針菜洗淨先泡溫開水20分鐘,再經沸水汆燙30秒後撈起瀝乾;葫蘆瓜去皮切絲,胡蘿蔔去皮切絲,黑木耳泡軟切絲,生薑切絲,黃豆芽洗淨瀝乾備用。
(2)所有材料以橄欖油(或葵花油、葡萄籽油、玄米油等植物油)拌炒至熟,酌加粗鹽調味即可。
芹菜茼蒿番茄湯
1.材料:芹菜75g(小芹菜、西洋芹皆可)、茼蒿100g、荸薺6粒、番茄(大粒)1個
2.做法:(1)芹菜洗淨切丁(有機芹菜葉子亦可食用),茼蒿逐葉洗淨,荸薺去皮切半,番茄洗淨切小塊。
(2) 荸薺、番茄加水750cc合煮,滾後續煮3分鐘,再放入茼蒿,酌加鹽調味,再稍煮1分鐘,最後加入芹菜即可起鍋。
豆苗薏仁燕麥粥
1.材料:豌豆苗20g、燕麥片30g、薏仁30g、香菇(乾品)2朵、豆干2塊
2.做法:(1)薏仁用1000cc水浸泡4小時,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成粥,加入燕麥片攪拌均勻,續煮3分鐘,熄火。香菇洗淨泡軟切絲,豆干洗淨切絲,豌豆苗洗淨瀝乾備用。
(2)香菇絲、豆腐干絲用適量植物油略炒,加入豌豆苗後,以粗鹽調味。
(3)將炒好的香菇豆干豌豆苗倒入薏仁燕麥粥中拌勻即可食用。
高麗菜西瓜汁
1.材料:西瓜(連皮)250g、高麗菜250g
2.做法:西瓜、高麗菜分別以分離式榨汁機榨出原汁,再混合均勻即可飲用。
延伸閱讀:
蔬菜串
蔬菜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