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克力,雖說是「阿媽的強心食物」,是有益心臟的食物,但卻不是「多多益善」,吃多了這種高熱量食物,反倒會使體重上升,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這是瑞典一項以女性為對象的大型研究的新發現,研究團隊是由波士頓和斯德哥爾摩的科學家所組成。
每天吃巧克力,反而有害
研究人員指出,在長達9年的研究期間,每週吃1~2份巧克力的人,比起不吃巧克力者,可降低心臟衰竭的機率達32%之多,如果每個月吃1~3份的巧克力,降低心臟衰竭的機率遞減為26%;然而有趣的是,如果每天都吃巧克力,不但不能保護心臟,還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如此看來,像巧克力這種含「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珍貴營養素,熱量卻很高的食物,適量攝取對健康(尤其是心臟)確實有益,但過量食用反倒會導致心血管問題,實在不能不慎。
吃可可,不一定吃巧克力
美國心臟協會發言人,也是西北大學預防醫學教授Linda Van Horn博士指出,先前許多研究都鼓勵人們每天吃巧克力,以降低心臟病風險;然而就以瑞典這項大型研究來看,天天吃巧克力反倒會提高「心臟衰竭」的風險。其實,只要吃富含可可(Cocoa)的食物~並不一定要是巧克力,因為巧克力多半是高熱量的商品,美味、可口,卻潛藏極高的熱量。
要不然,吃純度高的黑巧克力吧!沖泡熱可可飲用時,也要少放點糖,這才是有益心臟的健康飲食。
資料來源:
Chocolate Helps the Heart — But Not If You Eat It Everyday
延伸閱讀:
巧克力~阿媽的強心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