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認識:
紅斑性狼瘡為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是人體對抗疾病的一種自然防衛機轉。正常情況下,當有害的病菌侵入人體時,體內會產生抗體對抗外來的病菌;但狼瘡病人,則是在沒有外來物質侵入的狀況下,病人卻自己產生某種抗體,這些抗體被稱為自我抗體,專門對抗自身的組織,它侵犯全身的多處器官引起發炎反應,如關節、皮膚、腎臟、腦部、心肺等,進而破壞各個器官,導致各種臨床症狀,至於是甚麼原因才引發這一連串的自體免疫反應,有些科學家認為病毒的感染也可能是引發狼瘡的致病原因之一。 |
疾病營養:
紅斑性狼瘡是因為免疫系統失調,造成身體自我辨識異常,免疫系統開始攻擊身體的組織細胞,造成慢性、反覆性的發炎,使得皮膚、黏膜、關節、血管、神經、血液、腎臟、心臟、肺臟、腸胃道等發生病變。在飲食方面應留意若已出現腎衰竭的症狀,在蛋白質、鉀、鈉等營養素的攝取應加以控制。 |
飲食原則:
1、避免過量的蛋白質攝取,因為過量的蛋白質會加速腎功能的衰退,且應多選擇高品質的蛋白質。 2、避免苜蓿類食品,因其所含的刀豆胺酸(L-Canavanine)會誘發自體免疫的發生。 3、增加ω-3脂肪酸的攝取可減少發炎反應的發生。其植物性來源有亞麻仁油。 4、鳳梨酵素和薑黃可幫助改善發炎反應,建議適量補充。 5、降低鹽分攝取以避免水腫的發生。 6、遵守腎臟病飲食,注意蛋白質、鈉、鉀、磷的攝取。 |
生活習慣調整:
1、保持皮膚潔淨,使用溫水和天然的肥皂清洗皮膚,避免使用化學性的清潔用品。 2、避免高溫沐浴,不要泡熱水澡、做蒸氣浴或淋浴過久。 3、少用化妝品。 4、減少摩擦刺激皮膚,少穿高領緊身衣 5、避免過度曝曬陽光並加強防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