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斑性狼瘡屬自體免疫系統的疾病,即免疫系統出了問題,而形成自我對抗身體的組織細胞。這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拖延越久,越難痊癒。
人體的免疫系統,其功能是在對抗外來病毒,並消除不正常的病變細胞,一旦此系統出現了運作上的錯誤,無法分辨外來細菌病毒或自身良好細胞,而不斷產生抗體,對抗自身的組織細胞,使身體引發炎症,對身體器官造成很大的破壞。
「紅斑性狼瘡」取名於病發時,患者臉部會出現有如被狼咬過的傷痕、鼻樑和兩頰有鮮明的紅斑等。此病的好發年齡為20-40歲,患者以女性居多。
紅斑性狼瘡不僅會影響人體的皮膚,也會侵害全身各器官組織,嚴重者甚至會致命。症狀包括多發性關節炎、類似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燒、畏寒…等,有如被感染的現象。患者全身也可能出現浮腫、倦怠、白血球下降、貧血或流血不止。同時也可能類似神經系統出問題的全身痙攣、意識不清、幻覺妄想等。此病基本上會在病變的過程中出現不同疾病的症狀。

- 新生兒狼瘡:患者通常是由母體所遺傳。
- 典型狼瘡:病患以此類型居多。
- 藥物引起:由於服用某些藥物所引起,一般都屬於暫時性。病情比較輕微的病患,通常在停止服用該藥一段時間後就會康復。

- 皮膚:大量脫髮,手指會變白變紫,也會因對光敏感而引起皮膚紅腫。
- 血液:貧血,白血球下降,因血小板不足而使器官容易出血。
- 關節肌肉:出現多發性關節炎,關節腫痛。
- 狼瘡腎炎:腎臟受到侵襲,出現蛋白尿和血尿。
- 心臟血管:屬血管病變,微血管炎,心包膜積水等。
- 肺臟:出現肺部的病症如咳嗽、胸悶、肺充血等。
- 神經系統:主要是對腦部的侵害,造成全身抽搐、精神異常、頭痛和昏迷等。
- 眼睛:產生視網膜病變。
- 感染:如服用免疫抑制劑,可能使潛伏在神經節內的水痘病毒復發而出現帶狀皰症。
- 乾燥症:身體器官的分泌物減少,出現口乾舌燥的現象。

患者通常需要保持均衡的營養,輔助免疫系統操作正常化,以利病情的控制。
正確的飲食原則:
- 盡量減少油、鹽、糖的攝取。同時必須選擇有益的油類,且正確的使用食用油。
- 適量的蛋白質補充,攝取優質蛋白。
- 宜多吃:紅薯、芡實、蘋果、椰子、橄欖、白果、葡萄、蓮子、絲瓜、黃瓜、青菜、白菜、紅蘿蔔。
- 若面部有紅腫的現象,則宜將左手香、枊丁打成汁飲用。
- 若因紅斑性狼瘡而造成有高血壓的問題,則宜多吃:海帶、蘆筍、薺菜、茭白筍、番茄…等。
- 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五穀和各類的根莖類食物(避開禁忌類食材)。植物所含的植化物和各種的維生素是身體能量的最佳來源。同時也有助抗氧化、抗老和防癌。
- 必須保持理想的體重,避免過度飲食,但也要兼顧攝取的量與質。
- 避免菸酒,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 避免煎炸、高溫油炒、醃製的食物。
- 中藥進補和不完整的飲食必須避免,因為這可能引起營養不良。
- 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如乳酪、優格等有助鈣質補充的食品。
- 避免長期服用西藥,基於長期服用西藥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要適當地以食療代替。
- 紅斑性狼瘡忌吃熱性食物,如羊肉、鹿肉、驢肉,以免加重病情。
- 一些會引起光敏感的食物如香菜、芹菜、苜蓿芽皆不可吃。另外也忌吃肥豬肉、豬油、豬內臟、雞油、肥鴨、肥牛肉、羊肉、帶魚、鰻魚等

除了飲食方面的調整,生活習慣的改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 充分的休息:通常患者的體力比較差,必須規劃出足夠的休息時間。避免過度勞累,平衡本身的壓力。
- 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以有助於身體血液循環、增加心肺功能,以及保持肌肉和骨骼的健壯。
- 保持自身情緒的穩定:盡量不讓自己處在緊張複雜的環境裡。
- 參與社交活動:多與病友進行交流。
- 不宜吸菸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