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睡可以有效充電,促進身心健康,但是怎樣的午睡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科學」的午睡要從午睡的最佳時機、午睡的正確睡姿、工具,以及午睡醒後的反應來判斷,既然要午睡,就將科學午睡實踐到底!
午飯後人容易頭昏腦脹、四肢乏力,意志力不夠堅定的人飯後馬上午睡。大量的血液會流向胃部,使血壓下降,大腦供氧及營養明顯下降,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嚴重的話還可能產生反流性食管炎。
午睡有最佳時機
中飯不要吃得太飽或太油膩,午睡前應該活動10分鐘,以便食物消化;再先休息20分鐘左右,然後再開始午睡最合適。
放鬆全身躺著睡
可在頭後墊一些柔軟的物品當做枕頭,以免減少頭部的血流量。另外,雙腳可以適當找地方平放,有利於放鬆下半身,並促進血液迴圈。
可善用午睡三寶
午睡枕、午休眼罩、防噪音耳塞合稱午睡三寶。
午睡充氣枕或棉枕,可以避免臉部神經被壓制,保持血液通暢;而一般辦公室都不會關燈睡覺,對燈光敏感的朋友 可以準備午睡專用眼罩;午睡時間不長,害怕噪音干擾的人最好自備防噪音耳塞,為自己塑造一個安靜、放鬆、舒適的午休環境。
午睡醒後請慢起
午睡醒來後別馬上起身,先慢慢移動身體,腰桿坐直,活動一下手腳以及頭頸部位,過幾分鐘再正式進入工作狀態。醒後提神:你可以利用嗅覺提神的小妙招:噴一點香水、聞一聞香袋、咀嚼薄荷味道的口香糖、泡一杯花茶……用香氣提神。
午睡20-30分鐘為宜
如果午睡超過了一個小時,睡了也是白睡,可能還會頭暈腦脹,無法專心工作。午睡時間不宜過長,20-30分鐘左右為宜。人的睡眠可以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30分鐘後的睡眠已經逐漸進入深度睡眠,大腦的各中樞 神經的抑制過程加深,體內代謝過程逐漸減少,若在此時醒來,就會感到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這種困倦會持續半到一個小時才能消失。
另外,如果午睡時間太長,反而會導致晚上失眠,這樣又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效率,這種惡性循環,會嚴重破壞人體正常的生物節律。
延伸閱讀:
睡眠如何強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