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性狼瘡的病因與症狀 - 歐陽英養生談 - 歐陽英樂活生機網
免費註冊
登錄
简体
健康講堂視頻 生機教室 演講與活動 生機推廣中心 心情彩虹館
生機新知
歐陽英健康食譜
食譜影音教學
對症驗方
生機食材
能量全餐
首頁 > 生機教室 > 生機新知 > 歐陽英養生談 > 紅斑性狼瘡的病因與症狀
文章搜尋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關鍵字 

熱門健康新聞

歐陽英養生談

常見疾病調養

臨危急救單元

各種疾病宜忌

營養分析表
健康主題
相關文章列表
紅斑性狼瘡的病因與症狀 作者:歐陽英老師 點閱率:4501
發佈時間:2013/06/10 10:00:00
調整字體大小:
紅斑性狼瘡的病因與症狀

免疫系統原本是保護身體健康的防禦機制。每當病菌、病毒入侵人體時,免疫系統就會產生抗體,以發燒或發炎等方式來進行抵禦。但是,假若免疫系統失調,即使沒有病菌或病毒入侵,人體也會自動產生抗體(稱為「自體抗體」),因而形成不必要的發炎,進而傷害自身的器官或組織。這就是所謂的「自體免疫性疾病」。紅斑性狼瘡與類風濕關節炎,正是典型的自體免疫性疾病。

自體抗體在體內攻擊器官或組織,除了會引發紅斑等皮膚病變,也會破壞體內器官與組織。比如說,抗體會破壞關節、肌肉、神經與免疫系統,影響腎、肺與心臟、血液,甚至會侵入腦部或中樞神經,形成各式各樣的病狀。每位患者的症狀與病情相去甚遠,有些人只會出現輕微的發燒或紅斑,有的人卻因為嚴重的併發症而喪命。再加上紅斑性狼瘡初期的症狀很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以致於延誤了診療的時機,致使病情加重。

由於台灣目前罹患紅斑性狼瘡的人數比例越來越高,約每千人就有一位紅斑性狼瘡患者,針對這種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疾病,從生機飲食的角度,可為患者提供各種天然的日常生活保健建議。


◎年輕女性:小心「狼吻」!
紅斑性狼瘡最常發作於年輕女性身上,男女比例約1:10。尤其15歲到45歲的女性,更是發病的高危險群,高齡者反倒較不易患病。據統計,高於65歲的族群只佔發病者一成。只不過,患者男女老少都有,大家仍不可掉以輕心。

※紅斑性狼瘡患者死因前三名:腎臟病變、各種感染併發症、中樞神經系統病變。


◎可能的病因:免疫失常
造成紅斑性狼瘡的原因錯綜複雜,迄今仍無法確認到底是哪些原因所致。據臨床研究分析顯示,除了遺傳之外,病毒、環境、內分泌與免疫系統都是可能的病因;甚至,連燙傷、手術、懷孕也可能引發紅斑性狼瘡。其實,我們的身體並不會無緣無故失常,病因必定其來有自。整體來看,可總歸於免疫力低下。

然而免疫力之所以會下降,多半是因為生活作息不當所致。比如經常熬夜、營養失調等都是因素之一;再加上現代生活的步調緊湊、飲食過度精緻,一般人的水分與粗纖維攝取量也明顯不足,當新陳代謝(排尿、排便)不順時,體內就會累積很多廢物,久而久之便會引發自體免疫性疾病。


◎常見的症狀:診斷的依據
紅斑性狼瘡症狀在初期可能不顯著,像是易疲倦、發燒與反胃等徵兆,很類似其他疾病,因而容易被疏忽,甚至在就醫時會掛錯科別而延誤治療時機。治療紅斑性狼瘡,應該到免疫風濕科去尋求診治,可別跑到內科或家庭醫學科。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狼瘡症狀。如果你最近感到身體異常,並在以下七個症狀裡面,出現了四種以上的病症,那就很可能是罹患了紅斑性狼瘡。為求確認病症並及早獲得正確診療,我們應立即到大型醫院進行抽血化驗。

1.罹患紅斑性狼瘡的症狀。
2.出現蝴蝶形狀的紅斑。
3.口腔潰爛。
4.皮膚對光線很敏感。眼睛不敢看著強光。
5.心肺與腹部積水。
6.關節發炎、疼痛。
7.皮膚出現螃蟹狀的丘疹。
8.經過檢查,發現有尿蛋白、血液異常或神經、免疫功能異常的跡象。或者,抗核抗體呈現陽性反應。

這七個症狀裡,1、2、3、5、6項的現象自己可以察覺,4與7就必須倚賴醫學檢驗方能檢查出來。

目前,紅斑性狼瘡已非絕症。90%的患者可藉由正確醫療來控制病情,因而大幅提高存活率。為了消弭這種因自體免疫失常而導致的疾病,我們必須定期至醫院求診、配合醫師的用藥。除此之外,我們更應該積極地改善體質,提高免疫力以對抗病魔。進行食療不僅能改善體質,又能輔助正統的醫療。如果你已經尋求西醫治療。應該要同時進行食療,兩者若能搭配得宜,更有助於痊癒。


資料來源:
自療精典3慢性文明病系列

文章主題 作者 發表時間
歐陽英養生談 紅斑性狼瘡 歐陽英老師 2016/03/12 10:00:00

瀏覽總數:32958403
服務導覽 | 會員中心 | 關於本站 | 關於歐陽英老師 | 加入我的最愛 | 樂活連結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www.oyoung.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1024*768
(本網站皆經營養師認證)
本網站僅提供飲食調養的資訊,有病痛發生時,必須先找醫生診療。
「有病求醫診治時,若能探求病因,同時改善錯誤的生活作息與飲食內容,病才會好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