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出現本季流感重症死亡首例,一名75歲老婦從發病到死亡只有三天!10月13號發病,出現呼吸困難咳嗽與發燒等症狀,隔天檢驗出肺炎轉進加護病房,之後併發心肌炎、敗血性休克與心臟衰竭,發病第三天便不幸過世。此個案所感染的是A型流感病毒H3型,剛好在今年疫苗可預防的型態。
流感流行季是採跨年計算,今年流行季是從六月到明年七月,十一月起進入流行高峰。根據疾管局監測資料,目前流感流行情況已有上升趨勢,主要以B型流感為主,其次為A型流感病毒H3亞型。
行政院衛生署呼籲民眾應儘速接種流感疫苗,特別是年滿6個月至3歲、65歲以上的高危險群。而75歲以上老人,今年還可同時免費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疫苗。至於一般民眾,也可適時自費接種流感疫苗,為預防流感多一層保護,減少重症發生。

流行性感冒簡稱為流感,是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分為A、B、C三型,其中A型最常造成全球的大流行,台灣今年則多感染B型病毒,而C型病毒則較少造成人類生病。
流感病毒屬正黏液病毒科,是一種內含八個基因段的RNA病毒,一般以其外套膜上的兩種醣蛋白為分型標準:血球凝集素(HA)和神經胺酸酶(NA)。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15種HA(H1~H15)和9種NA(N1~N9)。
流感病毒可經由突變與基因重組而形成「變種」,使得即使原本有抗體的人反覆得病。A型流感病毒表面特有的蛋白質抗原包括H(主要為Hl、H2、H3)以及N(Nl、N2)來構成A型病毒的亞型,例如此次死亡案例與襲擊亞洲的禽流感皆屬A型病毒。

流感與一般感冒皆為病毒感染所致,但是病毒種類不一樣,一般感冒為由一百多種以上會導致上呼吸道感染之病毒所引起,而流感則為由一種名為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所致的,且病毒容易發生突變,所以會在短時間內使很多民眾同時受到感染,有時會爆發世界大流行或地區流行,故有「流行性感冒」之稱。
對於高危險群病患─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幼童來說,流感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其併發症。由於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延誤對症治療,因而產生致命威脅。
在此,茲將流感與一般感冒的比較整理列表如下: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 一般感冒(Cold) | |
流行期 |
一年四季都可能會發生,但是以秋冬時節天氣變冷時最易發生流行,主要為每年十月至隔年三月 | 無季節性 |
發病速度 | 突然 | 漸進 |
感染部位 | 上、下呼吸道 | 上呼吸道 |
全身症狀 | 全身症狀重而呼吸道症狀輕 | 局部症狀重 |
發燒 | 常見且溫度超過38.3℃,持續3~4天 |
較少 |
咳嗽 | 有時會很嚴重 | 乾咳 |
頭痛 | 嚴重 | 較少 |
肌肉痛 | 嚴重(背部和腿部最明顯) | 輕微 |
鼻塞 | 經常 | 經常 |
打噴嚏 | 經常 | 經常 |
喉嚨痛 | 經常 | 經常 |
虛弱倦怠感 | 持續10~14天 | 輕微或不會 |
病程 | 1~2週或更長(不包括併發症) | 4~10天 |
病癒後之免疫期 | 可維持8~12個月 | 1個月左右 |
因應流感流行期即將來臨,提前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疾病管制局也呼籲大眾,要勤洗手,維持居家環境的清潔與通風,感染者應配戴口罩,避免擴大傳染。此外,食療的治本效果讓您從日常飲食中提高抵抗力,健康地度過流行感冒季節。有關流感的相關報導,可至本網橙館「生機新知」文章搜尋,以獲得更多的流感知識與因應之道。
.gif)
(每年需接種一次)
接種對象 | 接種方式 | 接種部位 | 接種劑量 |
≧36個月兒童及成人 | 肌肉或皮下注射 |
上臂三角肌 | 0.5cc |
6至35個月兒童 | 肌肉或皮下注射 | 大腿前外側部位 | 0.25cc |
註:8歲以下兒童,若未曾感染過流感或未接種過流感疫苗,可於間隔四星期後施打第二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對症驗方請參照橙館【生機新知】文章“流感入侵,如何自救?”
- 或者進入紅館【量身對症開食譜】單元,依照個人體質,搜尋到最適合自己的食療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