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黑心食物充斥,嚇壞全球!台灣不法商人為求暴利,推出有毒食物,經媒體揭露,同樣令人膽戰心驚!
◆ 前些日子,新聞報導指出,含致癌福馬林的黑心菜脯(蘿蔔乾)流入傳統市場~
已裝箱多達120公噸的黑心菜脯,正準備趁著端午節來臨之際,因應店家與民眾包肉粽的大量需求而大舉傾銷,好在及時被檢調單位查獲……
◆ 在同一時間被發現的另一樁黑心食物事件,是檢方懷疑在糧商與農糧署官員的勾結之下,過期的劣質飼料米取代了優質米,成為台北縣、桃園縣多所國小學童營養午餐的主食。這些受潮、發霉的過期劣質米,很容易受到黃麴菌的污染而產生黃麴毒素,引發慢性肝病與腎臟病。

黑心食物是健康的直接殺手,因此有關黑心食物的探討,也成了這兩三年來的熱門健康議題。在書市中,我們看到了《小心!黑心食物》、《黑心食材辨別大作戰》等著作相繼出版,也都引起一定程度的迴響;與之相呼應的,是探討《真食物》的書籍與報導~英國飲食專家尼娜普朗克所寫《真食物的奧秘》一書中,對「假食物」下了這樣的定義:「新奇、方便、容易保存,卻無益身體健康的工業化食物」。
其實,「假食物」和「黑心食物」已相去不遠,甚至,有些「假食物」就是「黑心食物」!那麼,什麼又是「真食物」呢?這位英國專家說,就是:「當季蔬果、非精煉穀物、傳統養殖的牛肉、乳酪、奶油與蛋」。
大家都知道,當季蔬果由於氣候、土壤都有利於種植,並不需要噴灑農藥化肥,就能生長得很好,保留麩皮的全榖類,膳食纖維豐富、營養最完整,而以傳統方式養殖生產的肉品、乳品與蛋,沒有施打抗生素與荷爾蒙,對健康較為有益。

在雜誌中,近來有一篇有關黑心食物的文章備受矚目,那就是康健雜誌的「只吃真食物,對抗黑心食物」。該文指出,面對黑心食物的全球竄流,除了認真建構食品安全監測網,更到了重建正確飲食文化的時候了。該文還強調,「外食愈來愈多,在家和家人吃飯的時候愈來愈少。肉愈吃愈多,均衡飲食的機會愈來愈少。加工食品愈吃愈多,生鮮食物愈吃愈少。」這就是國人健康惡化的根本原因。

個人近30年的食療輔導歷程中,不斷地在推廣生機全餐的概念,從許許多多的個案中,也印證了「偏素飲食」甚至「生機飲食」對健康的明顯幫助;定期的斷食與排毒,更是同等重要,可以將來自食物(甚至來自情緒與環境)、累積於體內的毒素適時排除出去。所以,在面對黑心食物充斥的這個時代,排毒就顯得格外重要。
陳俊旭醫師在他的新作《怎麼吃,也毒不了我!》中,就重點介紹了阻毒、解毒和排毒。他說,越是景氣不好,消費者越會貪小便宜,越會刺激不肖商人製造黑心食物;所以,我們更應該睜大眼睛,慎選食物。另外,他也呼籲大家「拒絕黑心食物,鼓勵有機消費」,希望藉此導正民眾的飲食習慣,遠離黑心食物,振興有機產業。我個人深表贊同,因為這也是我自許為「生機飲食傳道者」,致力於推廣生機飲食、斷食排毒、以食療助人的宗旨。

儘管網路上可以查到「黑心食品列表」、「100種黑心食物」、「台灣人愛吃什麼黑心食物」等令人怵目驚心的資料,但只要我們落實全餐與排毒的飲食生活,並把有機(或天然)、環保的概念融入其中,我們一定可以全面拒絕黑心食物入侵,而守住全家人的健康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