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認為,吃素對身體好,可降低癌症之罹患率,尤其是與肉食習慣較有關聯的大腸癌;然根據報載,一名茹素六年,無家族病史、菸酒習慣的女子,竟意外罹患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的病因包括:好肉食、多脂肪、少纖維、運動不足、遺傳基因、家族史或疾病(如:克隆氏病)…等;其中,飲食原因便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吃素的確能減少因飲食罹癌的危險因子,但畢竟不是全部,還需要其他條件相輔相成。再者,您吃素吃得健康嗎?在此,提出以下幾點注意事項幫您審視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

不管葷素食,台灣人普遍吃得太好了,卻不均衡。當營養失調,免疫力便會減弱,讓癌細胞有機可乘。所以,一定要修正偏食的習慣,建議大家可參考歐陽英老師所提到的全餐概念,即三餐包括:全穀類、蔬菜類、海藻類、菇菌類、大豆類…等,自然完整的營養絕對是健康的基礎。

炸、煎、燻、烤,改掉最好!
一來,煎炸食物會使用大量油脂烹調,無形中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因而足以增加癌症的風險。
二來,炸、煎、燻、烤使食物經過高溫且長時間的料理,除了會破壞營養素,也會在烹調過程中產生致癌毒素,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清蒸、水煮加涼拌依舊是最佳的烹調方式;另外,建議中、低溫拌炒可選用適量的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即可降低血中的總膽固醇,更避免高溫烹調致使油脂氧化、變質的危險。

吃素者最常被提出來的問題,就是吃太多油了!您知道嗎?腸癌患者體內的石膽酸比一般人高,而石膽酸屬於高毒性物質,其源頭正是油膩食物。

癌細胞喜歡糖!糖會讓人得到肥肉、糖尿病、癌症,就是得不到健康與年輕。平時少吃任何含高糖類食物、飲料與甜度高的水果,如:甘蔗、釋迦、荔枝、龍眼、榴槤、哈密瓜…等。

有些調味料、食品添加物本身就是致癌物,加上台灣人愛吃的醃製食物,都會增加腸癌與胃癌的罹癌機率。最好不要吃看不出或猜不出食材原狀的東西,譬如說:整塊豆干永遠比素肉、素丸好。

大多數的癌症患者為酸性體質,素食食材中也有害體質變酸的食物喔!請避開精緻加工的澱粉、油炸物;另外,大部分的豆類與穀類多屬於酸性,也請有節制地攝取。欲知其他食物酸鹼表,請參考本網「生機教室」橙館之「生機新知」單元,點選「怎麼吃,才有健康的弱鹼性體質」一文,即知分曉。

- 三餐定時,早餐一定要吃,不要太晚吃晚餐或吃得過飽。
- 不要暴飲暴食。
總之,吃素請遵從低油、低鹽、少糖的飲食方向,生活上~少壓力、多運動、排便正常,還有每天攝取足夠的水分,都是健康腸道、遠離腸癌的不二法門。
參考資料:蘋果日報2009.11.23「吃素女罹腸癌 與醫配合病情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