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因應莫拉克颱風災後緊急應變作為,疾病管制局成立前進指揮所,並啟動機動防疫隊,支援調度人力及防疫物資,包含消毒劑悍菌遁、漂白水、消毒車…等,積極展開災後防疫工作,全力防止腸道傳染病(桿菌性痢疾、傷寒、霍亂、阿米巴痢疾)、鉤端螺旋體病及登革熱等相關疾病對災民造成二度傷害。
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中南部及東部縣市,部分地區積水尚未消退,水患災情極為嚴重。尤其是水災過後之居家衛生環境惡劣,腸道傳染病及登革熱等疾病恐有爆發流行之風險。為因應各縣市災後緊急清潔消毒之工作,疾病管制局依據該局天然災害防疫緊急應變機制,已配送悍菌遁及漂白水等消毒物資10萬瓶供台南縣市、嘉義縣市、雲林縣、高雄縣、屏東縣與台東縣等受災縣市使用;另調派9部消毒車南下投入災後防疫。

疾管局除了協助地方衛生單位進行環境消毒及各項災後防疫工作外,並對災區進行傳染病嚴密監控。疾病管制局提醒,水災過後,要特別注意飲用水及食物衛生,飲用水要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且食物要充份煮熟,如廁後及食用食物前要確實洗手。在此,疾病管制局提供下列消毒方式供民眾參考:
一、廚房用具及餐具之消毒:
餐具應以煮沸處理,不能煮沸者,用含氯200ppm(每十公升水加入市售家用漂白水約40cc)之水溶液浸泡三十分鐘。
二、室內之消毒:
地面、牆壁、廁所、浴室、廚房及臥室打掃乾淨後,以含500ppm(每十公升水加市售家用漂白水約100cc)之水溶液充分洗刷。
三、庭院、水溝及其他潮溼處所:
要在垃圾清除及打掃清潔後,再進行環境消毒,以含1,000ppm(每十公升水加市售家用漂白水約200cc)之水溶液加以噴灑消毒,噴灑時請注意保護眼睛及皮膚。
最後,疾管局再一次籲請民眾,於災後整理家園時,應同時注意清除室內外所有積水容器、垃圾及廢棄物,以防止蚊子、蒼蠅、蟑螂等病媒昆蟲孳生,有效防止登革熱及腸道疾病流行。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