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認識:
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發炎性皮膚疾病。患者常在頭皮、眉毛附近、鼻子兩側及下緣,出現皮膚發紅且合併有白色或黃色的皮屑,情況嚴重者,在外耳道、耳後、眼瞼及胸前也會出現相同的症狀。通常不會有症狀,只是美觀問題;但少數病人會有癢感及輕微灼熱感。 目前醫學上認為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 「體質性」 的皮膚疾病,是一種反應生理與心理的皮膚病,當天氣變化、生病、發燒、心情不愉快、壓力大、考試、熬夜、月經週期或太熱時,這些皮疹皮屑就變得嚴重、症狀加重。 |
疾病營養:
脂漏性皮膚炎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皮脂腺機能亢進,以致皮脂分泌過盛所造成,當皮膚受到皮屑芽孢菌感染時,也會造成脂漏性皮膚炎。在營養上當維生素B2、維生素A、生物素(biotin)等營養素缺乏時,也容易造成脂漏性皮膚炎的發生。許多新生的寶寶常在頭頂、臉上出現落屑性紅斑塊的脂漏性皮膚炎現象,若在母親的飲食中增加生物素的補充,則餵食母乳的寶寶可以改善此種情形。 |
飲食原則:
|
生活習慣調整:
1、避免熬夜。 2、不要摳抓患部皮膚。 3、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清潔用品。 4、不使用油膩的藥膏或乳液。 5、保持頭髮乾淨。 6、保持排便順暢。 7、減少工作壓力、避免焦慮並適度紓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