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認識:
異位性體質是對某種物質有過敏現象,為一種遺傳疾病。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尚未明確,可能與免疫系統有關,且常常與氣喘、過敏性鼻炎或蕁麻疹等疾病同時發生在同一家族中,因為遺傳得到過敏體質是其中一個原因。 這些患者有下列特徵: (1)會對很多過敏原包括食物、花粉、動物毛髮產生陽性反應。 (2)血液中IgE濃度及白血球都比正常人升高。 (3)天氣及濕度的改變,接觸到毛料、綿羊油、油脂類、清潔劑等會使病情惡化。 |
疾病營養: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疾病,其症狀有皮膚搔癢、發炎、反覆性發作達六個月以上,通常家族會有異位性體質。由於皮膚角質層功能的異常以致皮膚水分大量流失、再加上免疫機能失調,使得過敏原穿透皮膚而引起發炎現象。要改善異位性皮膚炎,應先找出過敏原並加以隔離,才可以獲得較有效的控制。 |
飲食原則:
|
生活習慣調整:
1、注意居家環境的清潔以免灰塵、塵蹣造成的過敏。 2、避免在太陽下劇烈運動,因流汗會加重癢的感覺。 3、冬天天氣乾冷時,可適量使用純天然無添加的乳液,以避免皮膚龜裂脫皮。 4、穿著以純棉材質為主,避免羊毛、尼龍的衣服以免刺激皮膚。 5、避免洗太熱的熱水澡或使用藥皂。 6、避免接觸清潔劑、洗碗精、消毒水、洗衣粉、衣物柔軟精等化學製品。 7、在餵食寶寶副食品時,應避免食物沾黏在嘴巴周圍以免刺激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