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震災也震壞了福島核電廠,使輻射外洩,超出正常值達六千倍以上,不但引起日本人的恐慌,其他國家也高度關切。鄰近日本、一向在核電廠的興建上爭議不休的台灣,人們在面對日本震災引發的核災上,更是惶惶不安。由於新聞報導指出,服用「碘片」(碘化鉀/potassium iodide,簡稱KI)可以在24小時之內收到防止輻射碘為人體所吸收的功效,許多人都躍躍欲試… 幼童與胎兒是高危險群
面對人們急欲服食碘片以防止輻射傷害,美國疾病控制暨預防中心CDC指出,輻射碘最容易侵襲的對象是幼童和胎兒,年紀越大,其實風險越低,尤其40歲以上的成年人,除非受到較高劑量輻射碘的汙染,否則並不需要特別攝取碘補充劑來預防。
人體無法分辨碘的種類
碘(Iodine),是人體血液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微量礦物質,它可以合成甲狀腺荷爾蒙,甲狀腺需要的碘雖然不多,但可以在體內儲存備用。然而,我們的身體無法分辨碘的種類,當我們的空氣、飲水、食物遭到輻射碘的汙染時,身體會照單全收,就這樣埋下白血病、肺癌、甲狀腺癌、大腸直腸癌的病因。「法國輻射防護暨核子安全研究所」專家指出,即使是很小的輻射量,也會升高致癌的風險,如果暴露在極高的輻射量中,人體骨髓會停止製造紅血球與白血球,很快導致死亡。至於輻射長期的影響,則會損及DNA,導致嬰兒先天性缺陷。
碘片24小時發揮效用
法國專家指出,碘片的服用,最好在得知輻射塵抵達前1小時(正是因為24小時之內碘片會發揮效用),而一旦暴露在輻射中,第一時間要立刻脫掉受污染的衣物,並將頭髮及全身清洗乾淨。
不同的輻射暴露量,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的影響,以下資料來自美國環境保護署,計量單位是毫西弗:
50~100:血液起化學變化
500:幾小時之內即感到噁心
700:發生嘔吐
750:2~3週內會掉髮
900:會腹瀉
1000:體內出血
4000:未治療會在2個月內死亡
1萬:腸壁受損、內出血,在1~2週內死亡
2萬: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幾分鐘內失去意識,幾小時或幾天內死亡。
平日也得補碘抗輻射
輻射污染對人體的影響,有時並不是立即看得到的,有些癌症甚至在10~20年之後才會發生;至於對下一代健康的影響,輻射更堪稱是個兇惡的隱形殺手,這也難怪許多人聞輻射而色變。看來,平日我們還是多吃些海帶、海苔、紫菜、洋蔥等含碘食物,以預防環境中的輻射傷害。必要時,再及時服食碘片!
資料來源:
Why Iodine Tablets Come Out When Radiation Threatens
輻射暴露對人體危害影響
延伸閱讀:
生機飲食對抗人類對大敵人~輻射
小心,電磁波無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