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危機」正在台灣上班族群中引爆!2011年4月中旬,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一項以三百名上班族為對象的調查顯示,有四成上班族的體脂肪超標,二成在邊緣;在一天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的上班族中,體脂肪超標更超過五成,每天超過正常工作時間八小時,體脂肪超標比例也近四成。在近來「過勞死」案例引發爭議之際,上班族又多了一項「過勞肥」的健康危機。
認識四個專有名詞
肥胖學會這項調查,在媒體的爭相報導之下,也揭示了幾個與肥胖相關的現象,亦即「過勞肥」、「隱形肥」、「真瘦」與「假瘦」。這幾個名詞與「體脂肪」都密切相關。 ◆過勞肥
上班工作時間越長,越容易久坐不動;而在工作壓力之下,也容易以「吃」來自我慰藉,在不知不覺間就體重失控,這就是「過勞肥」。
◆ 隱形肥
雖然BMI(身體質量指數)在標準範圍之內,但體脂肪卻超過標準,這就是「隱形肥」,自己算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 真瘦
BMI和體脂肪都在標準範圍之內,是為真瘦~其實就是苗條。
◆假瘦
其實「假瘦」就是「隱形肥」。
體脂肪過高,大半會集中在腹部,形成中廣型身材,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很容易引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合稱三高)、中風及癌症,實在不能不慎。
上班族要維持合宜的體重,要從飲食、運動、生活型態三方面一起著手;其中生活型態也包括每天工作的時間,不能超出身體的負荷,否則很容易囤積太多的體脂肪,為健康帶來莫大的威脅。
理想體脂肪率
體脂肪率的判定/理想體脂肪率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
理想體脂肪率
|
|||
性別
|
<30歲
|
>30歲
|
肥胖
|
男性
|
14-20﹪
|
17-23﹪
|
25﹪以上
|
女性
|
17-24﹪
|
20-27﹪
|
30﹪以上
|
什麼是BMI?
它是身高與體重之間關係的一種指標,數值越大代表一個人越胖
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或體重除以身高兩次,就是個人BMI的數值
例如身高160公分,體重50公斤,BMI值為50÷1.6÷1.6=19.53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歐陽英疾病營養:減重
腰危,亞洲人標準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