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認識:
腹瀉是一種症狀,不是疾病,它是指患者排便次數增加,糞便的水分增加,且量也隨之增加。一般一天之中糞便重量大於200公克、水分含量高達60至90%以上,就可稱為腹瀉。 當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亢奮,會刺激腸道蠕動加速,或消化液分泌增加等因素,都會導致腸內食糜移動速度過快,使得大腸無法順利吸收水分,就會引起腹瀉。 |
疾病營養:
腹瀉除了應注意休息之外,還要特別注意飲食方面的調理。調理得當可使症狀迅速減輕,也可使體力迅速恢復,健康狀況好轉。 |
飲食原則:
|
生活習慣調整:
1、進餐時要放鬆,保持心情愉快。 2、吃飯要定時定量。 3、進餐要細嚼慢嚥,飯後略為休息再開始工作。 4、不抽菸、不喝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