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冬以來最強的大陸冷氣團南下,全台氣溫驟降,11月19、20日這兩天下探到14度,僅台北縣市,就有十九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北縣有六人到院前就已死亡。除了心血管疾病患者外,感冒、一般慢性病的病例也大幅增加,急診人數也明顯增加2成。
忠孝醫院急診部主任洪士奇建議,要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出門前最好加個口罩隔離冷空氣。另外,天冷時,家裡容易門窗緊閉,民眾在室內應留意通風,也要注意電器的使用安全。而除了注意保暖外,醫師也提醒民眾,飲食應盡量清淡、避免暴飲暴食,並配合適度的運動。

時序進入寒冬,氣溫變化大,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此次冷氣團便已奪走19條寶貴的生命。
心血管疾病跟「無聲殺手」─高血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高血壓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卻是造成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等疾病的頭號危險因子;其他還有高血脂、血糖高、吸菸、肥胖…等,也是導致心臟、血管病變的致病因素。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抽菸,每增加一個致病因素,就增加一倍心臟病的罹患率。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危險因子,大多肇因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如不愛運動、飲食失當…等,懂得過健康的生活,就成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保命之道。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按時吃藥,定期健康檢查,注意危險徵兆,一旦出現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等症狀,就要馬上就醫。
心血管疾病常是急性發作,其死亡率與臥床率都很高,最好能防範於未然或減低傷害,日常生活中的保養真的非常重要。

冬季容易使心律不整、心肌梗塞、高血壓、中風…等患者的病情加劇,建議平時多喝鳳梨蘋果汁、高C果汁,多吃小麥胚芽、大豆卵磷脂、薏仁、燕麥、苜蓿芽、香蕉與蘋果,尤其要煮魚腥草茶,當開水喝,不但能增加血管彈性,還可降低膽固醇,順勢瓦解心血管疾病的病因。
事實上,冬天反而是調養各種慢性病的最佳時機,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特別是伴隨高血壓的朋友,飲食上首重謹慎用鹽;另外,別因為天冷就多吃。而且烹調方法最好用燉、燜、蒸、煮等慢火加以調理,油炸、油煎、快炒、烘培等均不適合。
天冷時需多注重環境的溫度與自身的保暖,如果晚上睡覺,感覺手腳冰冷,只要早晚喝紅糖薑湯250cc,其他時間以艾草紅棗湯當開水喝,加上睡前用熱水泡澡,全身都會暖和起來。再者,天冷外出保暖措施亦不可少,帽子、圍巾、口罩、手套可依個人身體需求穿戴;運動前更要做足整套的暖身運動。
只要做好上述重點保養─清淡飲食、保暖防禦,心血管患者也可以安然過冬,因為調整好的體質,已為您打好健康的底子。
歡迎到本網“靛館”「健康遊戲」單元,透過我們精心設計的遊戲─“鹽分是否攝取過量”、“糖尿病檢測”、“糖分攝取檢測”、“檢測飲食生活”、“高血壓”、“肥胖”、“煙癮檢測”、“高血脂檢測”等,檢測一下自己是否潛藏著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如果您的測驗有兩項不合格,請至「體檢指標」單元,從「心血管疾病檢查」中得到實用的數值參考與建議。
備註:更多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知識請參考橙館生機新知單元—
- 「心血管疾病的飲食調養」
- 「減低心血管病」
- 「搶救腦中風 黃金6小時獲生機」
![]() |
![]() |
![]() |
![]() |
我們提供以下食譜給您參考:![]()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