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這幾天,不少人因為新聞媒體的報導,讓不少人再次將焦點轉移到肺結核上。其實,開放性肺結核雖然是一項令人感到不安的傳染病,但也須長期密集接觸患者,才有較大的機會感染到肺結刻,一般在醫院中候診,或只是經過病患身邊,立即被傳染的風險其實很低,尤其是現代人都懂得利用口罩來保護自己,衛生安全習慣可謂相當健全。
但是,若不慎感染肺結核,早期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將使得患者本身及周遭親友察覺不易,結核病會在進入較為嚴重的階段時,才可能會出現久咳、有痰等症狀。歐陽英老師提醒大家,當咳嗽情形太久沒辦法獲得改善,基本上就要有所警覺了。千萬不要以為是小感冒,而使身邊的親友感染肺結核。


簡單的說,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疾病。除了較常見的肺結核之外,「結核桿菌」其實可以進入人體的各個部位並引起病變。不過目前以肺結核為最多,根據統計,在全部結核病病例中,肺結核約佔90%的比例。
肺結核的傳染力很強,所以一接觸到肺結核病人就會被傳染?
這是個錯誤的觀念,事實上,肺結核可以分為開放性和非開放性兩種,其中開放性肺結核的病例,約佔全部肺結核的10%。其他的90%屬於不具傳染力的非開放性肺結核。但是要注意的是,若沒有給予適當的治療,非開放性肺結核,將有可能轉變為開放性肺結核。

早期肺結核多半沒有症狀,所以病情很容易被忽略。病人通常是在例行性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自己罹患了肺結核。其實,只要多注意以下症狀,便可了解自己是否已罹患肺結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