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有年的B型肝炎疫苗接種政策,使台灣地區26歲以下年輕族群,B型肝炎帶原率大幅下降至1%。原以為已臻完善的防範工作能確實守護國人健康,卻在近日由台大醫院的研究中發現,台灣地區將近60%的大學生,對於B型肝炎可說是完全沒有抵抗力。
    在這次針對127名18-23歲大學生的調查裡,研究團隊發現,64%的大學生體內沒有發現B肝抗體,也完全沒有免疫記憶,雖然不曾遭受B肝病毒感染,可是一旦出現傳染危險,疫情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研究團隊建議,體內已無B肝抗體者,即可補接重B肝疫苗,但實際上,只有高危險群,也就是同住家人為B肝帶原、多重性伴侶以及血液透析等族群,才需接受檢測與補接種疫苗。非高危險群則不必過度反應。
健康小常識
| 當病毒、藥物或酒精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就會發動免疫細胞(例如:淋巴球)浸潤到組織內並釋放出免疫物質,以對抗這些有害物質,這種反應若發生在肝臟,就稱為「肝炎」。 | 
肝炎的種類
| 一、病毒性肝炎;又分為經口感染與血液感染: ①經口感染:A型肝炎與E型肝炎。 ②血液感染:B型肝炎、C型肝炎D型肝炎。 二、非病毒性肝炎;最常見的是酒精性肝炎與藥物性肝炎。 三、其他:自體免疫性肝炎、代謝性肝炎(威爾森氏症)、膽汁滯留型肝炎、巨細胞病毒、庖診病毒、黃熱病毒、EB病毒等。 | 
正確生活作息 助你常保活力
    歐陽英老師提醒您,由於肝臟本身沒有什麼神經,因此許多病患,都是身體已出現不適,才發現健康已拉起警報。其實,只要平時保持正確的生活作息,是可以與病絕緣的。歐陽老師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希望能給您作為參考:
| 一、烹調食物宜生食、蒸、煮,忌炸、煎、燻、烤。 二、多攝取新鮮蔬果,可補充維生素B群、維生素C,幫助蛋白質、糖、脂肪的代謝,以利於肝功能的復元。 三、宜多吃富含植化素的食物,幫助抗氧化與抗病毒,如:含有茄紅素的紅番茄、紅洋蔥、甜菜、櫻桃、西瓜、紅葡萄、草莓、蔓越莓…等;或β胡蘿蔔素的胡蘿蔔、南瓜、地瓜、玉米、柑橘…等。 四、多吃利濕、清熱、通便的食物,如:冬瓜、油菜、空心菜、芹菜、黃瓜、絲瓜…等。 五、宜常喝綠汁,輪流喝小麥草原汁和明日葉原汁,可改善肝炎。 六、肝炎三忌口: ①忌高脂肪及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重油(動物脂肪)、蛋黃、腦、動物內臟…等,會損傷脾胃,導致濕邪加重。  ②忌辛辣、刺激之食物,如辣椒、辣醬、洋葱、胡椒粉、咖哩…等會助火的食物,或酒精、咖啡、可樂、濃茶…等,會加重炎症。 ③忌粗纖維食物,如竹筍、韭菜、芹菜…等,促進膽囊收縮素產生,而影響膽汁流出,妨礙肝臟正常代謝及消化系統功能。 | 
參考資料:2010.04.06 自由時報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