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不是久坐,就是久站的工作形態,除了造成身體健康疑慮外,還會讓你的腿部皮膚出現一條一條,宛如綠色的蚯蚓一般的「腳筋」。這些嚇人的景象,其實就是所謂的靜脈曲張。

什麼是靜脈曲張?
簡單的說,靜脈曲張的意思就是靜脈出現扭曲及腫大,並因此而造成異常擴張的現象。一般來說,有家族病史,或是年紀大於50歲以上,女性,服用口服避孕藥,久站工作者,肥胖等因素,較容易引發靜脈曲張。

當人體呈站姿時,下肢的血液想要回到心臟,必須依造2個機制:
1.由靜脈血管肌肉組織協助,將靜脈血液推回到心臟,肌肉透過收縮使血管受到壓迫,擠壓血液往前行,造成靜脈的血液流動。
2.靜脈血管裡的杯狀靜脈瓣膜,會交替地開合讓血液通過,然後關上以防血液倒流。
而當瓣膜無法關緊時,血液便會出現倒流,造成下方的靜脈負擔變重。由於靜脈血壓慢慢增加,而使靜脈血管必須擴張,愈擴張,靜脈瓣就愈不能完全緊閉。
血液要向上流愈來愈因難,惡性循環造成靜脈壓力上升,並導致靜脈血管膨脹及扭曲,而這種靜脈管壁的不正常擴張就是靜脈曲張。
當靜脈曲張發生的時間愈久,病情持續加重,患者會出現下肢沉重感、容易疲勞、不耐久站,進而產生小腿腫脹、痠痛及皮膚發癢,甚至夜間小腿肌肉痙攣,若持續惡化則會發生患處色素沉著、皮膚變黑色變硬,甚至出現傷口潰瘍、出血的情形。
歐陽英樂活生機網提醒您,當您發現腿部出現靜脈曲張的現象時,應調整姿勢或接受治療,否則因靜脈曲張所增生的小血管,不只會像張蜘蛛網般地纏著雙腿,影響美觀外,同時也危害健康。祝福你。
參考資料:2010.06.18 台灣新生報
延伸閱讀:
穿對彈性襪,靜脈曲張獲改善
二郎腿會引起靜脈曲張?還是多小心高跟鞋吧!
《保健》頸因性頭痛久坐的您要注意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