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好牙周,老年不癡呆! - 熱門健康新聞 - 歐陽英樂活生機網
免費註冊
登錄
简体
健康講堂視頻 生機教室 演講與活動 生機推廣中心 心情彩虹館
生機新知
歐陽英健康食譜
食譜影音教學
對症驗方
生機食材
能量全餐
首頁 > 生機教室 > 生機新知 > 熱門健康新聞 > 顧好牙周,老年不癡呆!
文章搜尋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關鍵字 

熱門健康新聞

歐陽英養生談

常見疾病調養

臨危急救單元

各種疾病宜忌

營養分析表
健康主題
相關文章列表
顧好牙周,老年不癡呆! 作者:本網編輯部 點閱率:3162
發佈時間:2010/08/13 07:00:31
調整字體大小:
 

顧好牙周,老年不癡呆!


有牙周病的人很多,據2009年底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調查資料顯示,台灣人民罹患牙周疾病的比率,有快速增加的趨勢,40歲以上的成年人,高達九成有輕重不一的牙周發炎症狀。其實在先進國家美國,也有35%~65%的成年人患有中度到重度不等的牙周病。這項數據結合「牙周病細菌會引發心臟病」的報導,使人對牙周病開始戒備起來!2010年8月初,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使得牙周病患者更不敢漠視這種牙齦疾病了~研究指出,牙周病會大幅增加阿茲海默症(即失智症,俗稱老年癡呆症)的罹患率。

 

牙周病患:九倍失智風險

紐約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健齒老化研究」(Glistered Aging Study)中152名丹麥男女的資料進行分析。這些人在研究開始時,年齡都在50歲左右,先接受了IQ(智商)測驗,20年後(在1984年),他們都已70歲。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患有牙周病的人,智能衰退特別明顯,比起只有輕微牙周病或沒有牙周病的人,他們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竟高出九倍之多。
 

阿茲海默:越老機率越高

這項研究發現,發表於2010年8月初,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國際牙科研究協會》年會,引起全球矚目,因為牙周病實在太普遍了,阿茲海默氏症也是日漸長壽的現代人健康上的最大考驗。以高齡94辭世的前美國總統雷根,晚年即備受阿茲海默症折磨,在10年間逐漸喪失記憶,並出現語言和情緒上的障礙;當病情惡化到後期,雷根幾乎全天臥病在床,無法自行進食 (雷根最後以肺炎感染逝世)。  

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65到75歲的老人,平均有5%罹患阿茲海默症;75到80歲增至20%;85歲以上,則半數的人會得到這種疾病;目前全球為阿茲海默症所苦的多達1,500萬人。
 

健康長壽:牙齦必須健康

牙周病會引發心臟病,牙周病更會促成阿茲海默症;所以,牙周病患者千萬不要大意,早點到牙科接受治療吧!在少受一些苦、省下大筆錢之外(嚴重的牙周病治療非常痛苦,也所費不貲),最重要的是,能夠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少了這個無形殺手,我們才能長壽,如果再剔除阿茲海默這個病魔,「健康長壽」才能夢想成真。  

所以,定期到牙科報到,好好檢查、治療您的牙齒吧,特別是牙齦~千萬不要讓牙周病蠶食鯨吞您的健康!
 

資料來源

UPI.com: Gum disease may be linked to Alzheimer's
http://www.upi.com/Health_News/2010/08/05/Gum-disease-may-be-linked-to-Alzheimers/UPI-94781280987125/
 

延伸閱讀

宅男宅女症候群系列(一)~牙周病
http://www.oyoung.com.tw/orange/5knowledge_view.asp?ki_id=754

牙周病的飲食原則
http://www.oyoung.com.tw/orange/5knowledge_view.asp?ki_id=178
文章主題 作者 發表時間
常見疾病調養 口臭 歐陽英老師 2009/07/16 11:19:31
牙周病的飲食原則 歐陽英老師 2009/09/04 16:59:16
歐陽英養生談 宅男宅女症候群系列(一)~牙周病 歐陽英老師 2009/06/17 00:00:00
熱門健康新聞 明年元月起 重建貝齒無負擔 本網編輯部 2009/12/17 00:00:00
歐陽英養生談 《保健》小心牙周病拖累小寶貝 本網編輯部 2010/04/28 14:00:55
熱門健康新聞 顧好牙周,老年不癡呆! 本網編輯部 2010/08/13 07:00:31
臨危急救單元 自檢牙周病 本網編輯群 2019/07/16 00:19:10

瀏覽總數:32965234
服務導覽 | 會員中心 | 關於本站 | 關於歐陽英老師 | 加入我的最愛 | 樂活連結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www.oyoung.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1024*768
(本網站皆經營養師認證)
本網站僅提供飲食調養的資訊,有病痛發生時,必須先找醫生診療。
「有病求醫診治時,若能探求病因,同時改善錯誤的生活作息與飲食內容,病才會好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