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0-94年男女癌症罹病率的資料顯示,無論死亡率或發生率,大腸癌均呈快速上升的趨勢。
現今,大腸直腸癌仍高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三名;然其發生率已躍升第二名,每年新發現的腸癌病例數由六千多例暴增為八千多例,其罹病年齡層亦逐年下降。
「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個腦」,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在系統上屬於獨立運作的,不受大腦主宰,即使在睡眠中,仍擔負著吸收水分與儲存糞便的功能,為的是日復一日地將人體所需的養分輸送到身體各器官與細胞。一旦腸道出問題,身體無法得到營養,細胞便成為老弱殘兵,難以抵抗外來病毒的侵害;加上攝取過多油脂、少纖維,進而提高大腸癌的罹患率。
根據衛生單位的推測,大腸癌與國人飲食西化的關係最直接,也與缺乏運動、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這些因素也會促成乳癌發生。而除了癌症之外,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老年痴呆等慢性病,皆與腸道環境惡化有關係。
希望腸道健康,先從飲食做起,就能打造優質的腸道環境,並可就此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基本上,每天需2500cc以上的水分,可依個人現況與體質做調整。許多專家都耳提面命地表示,別等到口渴才喝水;然現代人常因忙碌而忘了喝水,不妨藉由「定時喝水」養成喝水的習慣。喝水對於腸道的幫助有二:一來充足的水分,可增加糞便中的含水量,促進大腸與胃的反射作用,有助腸蠕動。再者,水有助於沖淨大腸裡面的絨毛,增加人體吸收營養的能力。
另外,喝水不只要喝得夠,還要喝得巧,便可有效淨空腸道:
A.起床第一杯水:
- 一般人:淡鹽水(鹽巴3~5克、溫開水)
- 高血壓患者、腎臟病或手腳浮腫:蜂蜜水(蜂蜜15cc、溫開水)
- 糖尿病、癌症患者:魚腥草茶
- 一般人:鳳梨醋酵素寡糖水(鳳梨醋10cc、酵素15cc、寡糖15cc、冷開水200cc)
- 糖尿病、癌症患者:甜度低的寒涼水果,如火龍果、水梨…等
- 體質偏寒者:溫開水

歐洲科學家調查顯示,纖維質豐富的食品可以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達40%。其原理是因為多方攝取膳食纖維,即未加工的全穀類、豆類、蔬菜、水果等食物,可軟化糞便,並稀釋腸道內的廢物,促進腸道蠕動,縮短糞便於腸道中停留的時間,自然能讓腸道乾淨,改善便秘、遠離大腸癌。
最好的主餐組合以五穀雜糧為主,搭配豆類、薯類,以及一整盤的青菜、水果。關於經典食材推薦如下:
- 十字花科蔬菜:如綠花椰菜、白花椰菜、芥藍菜、芥菜、空心菜、高麗菜、大白菜、小白菜、白蘿蔔、大頭菜…等,經證實可降低大腸癌、直腸癌及甲狀腺癌的發生。
- 其他粗纖維食物:如海帶、紫菜、黑木耳、蘆筍、竹筍、蓮藕、牛蒡、帶梗地瓜葉…等。
- 各種芽菜:如苜蓿芽、豌豆芽、小麥芽、綠豆芽、蘿蔔嬰、黃豆芽…等。
- 五穀類:如糙米、薏仁、芡實、高粱、小米、蕎麥、燕麥、小麥、大麥、黑糯米、胚芽米、菱角、蓮子…等。
- 水果:柑橘類、蘋果、梨、柿子、桃子、楊桃、鳳梨、香蕉、木瓜、蔓越莓、藍莓、葡萄、奇異果…等。
因此,五穀、蔬果提供製造排泄物的原料,加上充足的水分,便可產生柔軟易排的糞便,亦可幫助大腸行使規律正常的功能。

行政院衛生署針對改善胃腸功能的保健食品有以下三樣指標,不妨來個自我檢測:
- 促進消化吸收。
- 促進胃腸蠕動,幫助腸道正常機能之維持。
- 改善腸內細菌菌相。
前兩項可仰賴水與纖維、日常生活即可達成,而第三項還需要補充好的「益菌」。
如前述所提,大腸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而存於大腸內的細菌便多達500多種,當體內的壞菌超過好菌,人就開始生病。所以專家建議,多利用益菌來穩定腸道菌叢,減少腸內病菌的「生存空間」。
另有研究指出,益菌喜歡生存在高纖維的環境;而食物纖維可以促進腸內益菌生長,抑制壞菌活動。兩者相輔相成的功效,加上搭配飲用好水,即可保持腸道菌種平衡,健全免疫系統,遠離疾病、癌症。(編按:關於水、益菌的選擇,詳見前幾期樂活搶鮮報之"每週健康專題"單元)
此外,補充益菌的最佳時機在睡前。趁著腸胃蠕動減緩、胃酸分泌減少之際,才能在腸道保留最多的益菌。

補充水、纖維、益菌目的是促進腸胃蠕動;而斷食的目的,則是減少腸胃蠕動,讓身體各個內臟得到適時的休息,尤其是最疲勞、每天忙於吸收與消化的腸胃。利用每週一次簡易的「週末健康斷食法」,更可幫助淨化身體、排除體內日積月累的毒素。


‧反式脂肪
「美國流行病學期刊」最新刊載,攝取高量反式脂肪可能增加大腸直腸癌風險,反式脂肪攝取量佔前25%高的人,出現大腸息肉比例比攝取量最低25%的人高86%。
‧酒精
減少使用酒精,可降低罹患數種癌症的風險,包括腸癌。「國際癌症期刊」的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酒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相較於滴酒不沾的人,每天喝兩大杯紅酒或喝兩品脫(約950cc)的啤酒,會增加約四分之一的罹癌風險。
.燒烤、油炸類食物
高溫長時間烹調將生成大量致癌物質,如燒烤、煙燻就會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異環銨等致癌物質,而油炸則是油製品經高溫處理後分解為醛、酮、酸類的致癌化合物。醫界臨床也證實,大腸直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且大多喜歡高溫油炸、燒烤食物。